主基督所爱的众弟兄姐妹们:
诗篇73篇讲述的是有关受苦的问题。我们中的许多人,无论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对苦难多少有些了解。我们中间有些人因为身心健康的问题而受苦,有些人因为揪心地目睹家人饱受各种病痛的折磨而痛苦,也有些人因为所爱的人在困苦中离世而心痛。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苦难是生活中极其真实的一部分,它常常留给我们一堆看似没有答案的难题。
当我们开始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进行比较时,苦难的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当我们察看那些漠视神的人的生活时,苦难的问题就变得更复杂了!我们看到许多不信的人似乎生活得称心如意,那些最漠视神的人似乎在物质上最富有。比如娱乐界的人总是引人注目,并且我们也会关注他们,我们看到他们活在不认识神的生活中,但是他们似乎拥有最好的一切。
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形──义人受苦而恶人兴旺时,当我们看到这一点时,我们可能会受试探去怀疑神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神,神真的是良善的吗?他真的关注这个世界吗?我们可能会受试探,怀疑神在这个世界里到底在做什么,他真的在掌管一切吗?有没有什么事不在他的掌管之中呢?这些就是诗篇73篇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
一个信徒与怀疑争战,想要明白神到底是怎样一位神以及他在做什么。
这首诗犹如一个旅程,随着它的展开,我们将会看到不同的景色。诗里有高山,也有低谷,旅程中还有不同的人物角色:比如诗的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亚萨,他是生活在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真实人物;诗中其他的角色还有神、信徒的孩子以及恶人。亚萨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他是如何随着这些人物去看景,以及在他的旅程中,神是如何带领他明白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
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这首诗开篇就是一个结论;当然,这诗的结尾也还有一个结论。诗的首尾呼应,就好像一个三明治,第1节和28节是三明治的两片面包,这两节都突出了神的恩待(首尾两句中的“恩待”和“有益”在英语使用的是同一个单词“good”)。亚萨想非常清楚地表明他曾经挣扎过,但是最终他确信神的良善。对于这些问题,他有过激烈的内心冲突,然而他最后得出的结论表明他心中的疑虑已经烟消云散了。神恩待他的子民,那些爱神并且寻求神旨意的人会经历到神对他们的美好旨意。作为新约的信徒,我们知道,我们经历神的美好旨意乃是因着基督是我们的救主,他清洁的心成了我们的,这确保我们无论面临何种环境,我们始终能得到神那充满爱意的恩慈。所以诗篇一开头就叫我们确信这不是一首困苦无望的诗,不像诗篇88篇那样有着悲苦的结尾。
在第2和第3节中,我们与亚萨一同开始了旅程。他在第1节中提到了以色列,现在他要转向个人的自述。他说他的脚几乎失闪,他的脚险些滑跌,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表示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和对神的信靠,他几乎想放弃,不想再做一个信徒,因为他看到的一些事情强烈地震撼了他的灵命。他一向所接受的教导是信靠神的人蒙福,而悖逆神的人遭咒诅,有许多经文教导这些基本真理,申命记28章只是其中之一。在第3节中,亚萨告诉我们他见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观察这些人的生活,也希望得到那些人所享有的;他见恶人享平安(校者注:合和本此处译为平安的这个英文字“prosperity”其实是“繁荣”,“兴旺”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此处译为“平安”的希伯来文是“你好”这个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希伯来文的问候语,有平安和完整的意思。恶人常享安逸,凡事顺利,我们现在也会看到类似的情形,不是吗?我们会看到那些狂傲的人,他们自认为没有神也行,他们随心所欲地生活。我们内心被搅动,觉得自己正在错失良机。为什么我不能周五晚上出去,去做我想要做的呢?为什么我不能打开电视或电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呢?也许我们不想承认,但是,我们看到这世界,有时候的确会心怀不平。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这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出于无知。我们忘记应当以基督的心为心。
第4-12节展开描述诗人与恶人所看到的景象。诗人察看,他看到恶人没有什么挣扎,而信徒却必须努力。信徒的内心必须与有罪的欲望和心思意念争战,信徒要与这个罪恶和破碎的世界争战;可是非信徒却似乎活得快乐逍遥,他们拥有的一切似乎更诱人,他们似乎不用为健康问题而苦恼。当然,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但是,亚萨弟兄似乎被狭隘的视野所束缚,他只能看到一组事实,只看想看的事。他知道信徒在受苦,也知道许多不信的人却没有受苦;所以,他盯着这事,不去想那些蒙福而没有受苦的信徒,也不去想那些苦苦挣扎、身心患有疾病的非信徒,这就是狭隘的视野。
第5节展示的是同样的问题。按照亚萨的说法,所有的非信徒都没有重担,也没有什么会把他们压垮。他们不会饱受疾病缠绕,不会患癌症,不会得抑郁症,不会对什么上瘾,不会受暴饮暴食之苦,从不会得心脏病,也不会中风,从来没有家庭的难处,而事实根本完全不是那样!但是,亚萨狭隘的视野使他无法看到这一小群看似亨通的人还有其他的问题。
在下一节中,亚萨使用了一些词生动有力地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情形。他看到那些人的骄傲如链子戴在他们的颈上,他们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洋洋得意;强暴好像衣裳遮住他们的身体,所有这一切是在说他们不以骄傲和强暴为耻,他们好像在说:以你的骄傲夸口吧,以你的强暴夸口吧!
他们有着铁石心肠,心里的罪恶无边,他们行恶无止境,他们开口说话时,满口都是讥笑人和邪恶的话,他们说话自高,越来越骄傲狂妄,威胁那些他们能够欺压得住的人。他们不仅对身边的人如此行,更为狂妄的是,他们甚至摆出一副能一手遮天的架势,大有穹苍也不过是他们俯拾即得的一枚贝壳而已的气势。第10节是比较难理解的希伯来文,意思不确定,但是这节经文大致的意思是:虽然这些人如此邪恶,但人们还是趋炎附势地想高攀他们,谄媚地听从他们的恶言,好像炎热夏日中饥渴难耐的狗吐出长长的舌头一般。
然后,在11节中,我们看到这些不信的人也知道有一位神,但是他们并不把神视为全知的神。他们认为即使有一位圣洁、将要审判他们的神,他们还可以躲到神的背后避开他。 神有那么多其他事情要管,他不会注意到他们在做什么。当审判的日子来临时,他们只要随口说一下自己做了什么,想怎么说都行,反正神也不会知道他们是否在说谎。
这部分的最后一节再次肯定了这一点,好像亚萨正在用手指着这些人说道:“看,他们就在那里!不信你们去看看!他们生活安逸,不用受苦,身体强壮,财富加增!”
然后,诗人开始省察自己,他说:“那么,看看我。我一直谨慎持守神的道,我相信神的应许,并且一直凭信心生活。但是这一切全是徒然,此时此地,这并没有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果效。”事实上,亚萨的信心与顺服不仅没有带给他祝福,反而带来了灾祸,这是神的管教,亚萨觉得他是在为他的义而受罚。这里的隐含意思需要被解释清楚。从根本上讲,亚萨在怀疑他所信的神是一位什么样的神。既然这位神惩罚凭信心生活的人,他真的还是良善的吗?恶人如此傲慢,公然亵渎神,他真的在意吗?神是不是在度假啊?
所有这些问题困扰着亚萨,这些问题有时候也会困扰我们。但是,接下来看第15节中所发生的事。亚萨一直在苦苦思考这些问题,它们的确使他感到困惑,不过他没有将这些问题大声说出来,这样做是好的;因为如果说出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是在众子脚前放置一块绊脚石。亚萨想到的不仅是他自己和他的个人争战,他也关注孩子们。当我们因信心的问题而感到挣扎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当我们怀疑神是怎样一位神以及他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时,我们是否认真地想过应该向谁去倾诉这些挣扎呢?你可以向某些人倾吐,包括向你的牧师和长老倾吐,这些人是能够给予你帮助的人。但是,向另一些人去倾诉,特别是向孩子和那些信心不太坚固的人诉说,你的怀疑与疑问可能会毁了他们的信心。你的疑问或许找到答案了,然而你却把自己的怀疑与疑问种在其他人的心里,你的答案未必能令他们满意。想一想主耶稣那个关于使信他的一个小子跌倒的教导吧!还记得那拴在颈项上的大磨石吗?
亚萨尽力用他的理性来诠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但是他却无法理出头绪来。他说这对他是个严重的挑战——令人喘不过气来。然后,在下一节中发生的事令一切都改变了,黎明的曙光冲破了亚萨内心的黑暗。
在第17节中,是什么使亚萨猛然醒悟了呢?是什么结束了亚萨的挫败感和沉重感?他说自己进入了神的圣所,然后明白了不信的人的最后结局。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件事呢?历时历代以来,对这节经文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比如,约翰•加尔文认为这里的“圣所”指的是“属天的教义”,换句话说,诗篇73篇的作者通过思想神的话语,从而终于明白恶者会遭遇什么事。一位更近代的解经家提出了另一种说法:亚萨来到了圣殿的院子里,然后他目睹了一位恶人心脏病突发而亡,这个思路可能是对的,但只是猜测而已。
这一节是本诗篇的重大转折点,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弄清本节含义最好的方法是从“圣所”这个词入手,旧约中,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经常指圣殿或会幕,让我们以此为起点来分析。我们知道亚萨一生历经了圣殿建成前和建成后的两个时期,所以圣所有可能指会幕,不过让我们假定亚萨是指圣殿,因为这两种说法产生的最终结果差别不大。
在17节中,亚萨告诉我们他去了圣殿。在他去圣殿的路上,他依然在苦苦思考他的问题。但是,当他到达圣殿的时候,突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是什么给了他突然的亮光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亚萨时代的圣殿。想象一下,我们正走向圣殿的院子和圣殿建筑群,进入神的圣所。
于是,我们一起穿过耶路撒冷古老的街道,我们听到一片嘈杂声,还有歌声——优美的歌声,使人感到兴奋不已;但是,也传来了死亡的声音。当我们离圣殿更近时,我们意识到所有的这些声音是从神的圣所里传出来的,是由圣殿的院子里发出的,那里到处是人和用来献祭的动物,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灰尘和动物粪便的气味,这气味直往你的鼻孔里钻。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圣殿院子的入口。我们拾级而上,经过外院进入内院,那嘈杂的声音变得更大了。环顾四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祭坛,祭坛后面是那个巨大的铜盆,是祭司在敬拜仪式中洗濯用的。祭坛和铜盆都带有极美的装饰。在祭坛上,有火昼夜燃烧,你可以感觉到火的炙热。祭司们在那里忙于把祭物献到祭坛上,他们正把祭牲的血抹在祭坛的四角上。
此时你闻到了那种气味,就是肉在火上烤的气味──圣经中称为献给神的馨香之气;但是,空气中也飘荡着死亡的气味,一种令人作呕的恶臭。你的视线从祭坛上转开,去看内院里四围正在发生的事。你看到了死亡之声的来源:献祭用的动物正在被宰杀,由于没有无痛宰杀的方法,因此每一只被杀的祭牲都在痛苦中死去。你能听到嚎叫声,也能看到其挣扎。在内院的一角,一个以色列人正在准备一只要作燔祭的祭牲,就如神在利未记1章中所命令的那样:他要按手在祭牲的头上,然后拿出刀,割开它的喉咙。当那祭牲发出临死的嚎叫时,你会吓得向后退。公牛鲜红的血向外喷出,这时一旁的祭司会用一个器皿来盛这血。然后那人要把祭牲破开、洗净、预备好,以便把它交给祭司献祭。与此同时,苍蝇开始在在祭牲的周围聚集,它们闻到这种死亡的气味,就知道有动物死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场面可以看。在前面不远处,那个巨大的铜盆后面就是圣殿。无疑我们是不允许进到圣殿里。那是一座何等华美的建筑啊!圣殿上的金子熠熠生辉。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再次被周围的事分散,祭司把祭牲放在一起,然后献到祭坛上,这些祭物很快便被火吞噬。亲身感受这一切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经历啊!
现在我们把思绪拉回到21世纪,再来看第17节经文。我们对亚萨在神的圣所中的所见所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们一起走过圣殿的内外院时,我们看到,也听到了一些美好的事;但是,你是否也注意到了周围的死亡呢?你是否听到了祭牲临死时发出的嚎叫声呢?你是否看到了祭坛上那从不熄灭的巨大祭火呢?你是否闻到了那令人作呕的死亡气味呢?你是否看到了所有的血,包括铜盆里的血、祭坛上的血、刀上的血、容器里的血、祭司手上的血呢,到处都是血!还有死亡和祭火。鲜血、祭火和死亡充斥在圣殿的内外院和神的圣所中。如果你到圣殿去,哪怕你闭上眼睛,你也无法避开这一切;哪怕你离开圣殿,你也很难忘记这一切。如果你曾经在屠宰场或肉类加工厂呆过,你会很久都难以忘记那种气味。在你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即使洗过澡,身上仍会有那种气味,那种血和内脏的味道──那种死亡的气味。
读过或者听过这首诗篇的以色列人会完全明白亚萨在此所说的事。是的,在神的圣所里,是的,如果你去那里,你就会明白恶人的结局。整个献祭方式使诗人想到罪的工价就是死。实际上,你可以说整个献祭过程使他想到了地狱。犯罪就得受刑罚,在第18-20节中,亚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神把不信的人安在滑地,使他们转眼之间成为荒凉,就像那刀锋利地切开牛的颈项一样, 神也是如此迅速地结束恶人的生命;正像祭坛上的火很快就吞噬了燔祭一样, 神也为那些悖逆他的人准备了地狱之火。那些不敬虔的人被惊恐地灭尽,他们的尖叫声使你想起耶稣所讲的那个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生命的主将轻看他们,时候到了,他们会因自己的罪而受刑罚。
因此,亚萨的圣殿之行解开了他的难题。是的,恶人有时候的确在今生看起来很成功,那些最不道德、最邪恶的人往往是最富有的人;而正直的人却受苦。我们想想中国的基督徒,他们不能公开地按照圣经来敬拜神;想想伊斯兰教国家的基督徒,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向别人传讲他们的救主耶稣;想想这一切的不公正!但是,我们从圣经中知道恶人的结局。尽管他们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时常受苦,但是今生之后他们的罪会受到惩罚。 神是正直和公义的,他的话是信实的:罪的工价乃是死。
然而,我们的认识若只停留在这一点上,未免太目光短浅了,因为献祭制度不仅仅指向等待恶人的永死。基督为他百姓的罪而受死,一次献了赎罪祭,他的受难和受死确保了我们不会经历流血、永火和永死。亚萨得到了这个应许,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那时还没有完全实现。不过,因着献祭制度及其所预表的,他知道他不会因他的罪而受刑罚。他曾经愚昧无知,就像头脑简单的动物一般——视野狭隘。
他曾经苦思冥想,想要明白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透过着亚萨的挣扎,神向他启示了圣约的怜悯和公义的深度及丰富。在诗篇接近尾声时,你几乎可以看到亚萨拍着自己的头大声喊道:“我怎么会如此愚笨啊?神一直都与我同在,神一直牵着我的手。因着他仁慈的圣约应许,他必引导我,以后接我到荣耀里!” 这令亚萨在第25节中表白道:“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多么有力的话语啊! 神是诗人的一切。虽然一切都可能被夺走,但神将永远是诗人关注的焦点。而且为了避免读者疏忽这一点,诗人在第27节又提醒说:等待恶人和不忠者的是审判。至于亚萨,他认识那位主,在主里他有永远的保障,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述说神的作为,并且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讲述给下一代和凡愿意听的人,告诉他们神很清楚他自己的作为!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段明白人生的心路历程。生命中的确有苦难,而且苦难很容易导致一种狭隘的视野,使我们看不到神旨意的大画面。这首诗通过重提以前的献祭制度,向我们描绘了那幅大画面。旧约的献祭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罪的工价乃是死”的真理依然不变;另外神是美善的,他的确眷顾他的百姓,这一真理也依然不变。我们不一定总明白神的眷顾和美善是如何实行的,但亚萨找到了一个似乎令他满意的答案。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有时候,我们在这个败坏的世界上会遇到难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靠神和他至高无上的爱,以及他对我们的眷顾和应许。只有神知道原因及能令我们满足的事物,我们可能不喜欢那样,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这实在是太难做到了。所以,我们需要呼求神赐下更多的恩典,让我们能够如此行。
最后,我们要说,亲近神,与神有一种亲密、有意义的关系,这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传扬神的作为,认识他是满有慈爱、高举正义的神。让我们的人生旅程到达这个目的地的唯一方法,就是行走与亚萨同样的路,并且最终在基督里找到安息。在基督里, 神的怜悯和公义最终得以实现:没有基督,就只剩罪的工价,即死亡;但是,有了基督,就有了神赐下的白白恩赐──一个完全的永恒生命!当我们受苦时,让我们从这个事实中得着安慰和盼望。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