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耶稣基督所爱的众弟兄姊妹: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 什么是和睦(或和平)?
- 谁是使人和睦的人?
- 真正最终使人和睦的人
- 谁是神的儿子?
1. 什么是和睦(或和平)?
1)战争与冲突
当我预备这篇讲道时,我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了解到,在过去有记载的3500年的历史中,各国之间只有不到250年的和平时期,而这只是有记载的历史。在欧洲、非洲、亚洲和北美洲未记载的历史中,有数不尽的战争、格斗、争竞 、冲突。战争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去有人认为,如果超级大国中有一个───例如俄罗斯、中国、美国───获得了主导地位,和平就会到来,缔造一个新的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这种和平是罗马帝国对占领地施加的一种强迫性和平,是主耶稣基督时代的奥古斯都大帝对世界强制性的和平。
但即使在现在,尽管有人不称美国为超级大国,而是超超级大国,不过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冲突仍然层出不穷───恐怖分子制造坠机、酒店爆炸,试图击落民航客机,在选举地点制造枪击事件,还有叛乱者制造的内战。
有人说:如果他们发动战争,没有人来参战会怎么样?
又有人说:“人类只要遵循黄金法则而活,就会万事大吉。”
但是我们知道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枪杆子里的强权无法强制实行和平,也不会实现和平。和平既不会因着人类决定凭自己的力量制止冲突而获得,也不会因着人的良善而畅行。
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我们活在一个被罪毁坏的世界里,其中的人类因他自己深重和全然的败坏而被扭曲得面目全非了。和平若是靠兵力或软弱妥协,强权或人的友好而实现,那就无法长久,因为真正需要的是人心的根本转变。
2)平安(Shalom—犹太语)
因为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也不仅仅是结束争竞、苦毒或终止冲突。圣经所说的和平是恢复人与人之间正确的关系,是关乎正直与公义的问题。只有当人恢复与神的关系时,圣经所说的和平才会到来。
和平首先不是某种社会问题,而是根源于并且建立在我们与神的关系上。和平不是社会学问题,而是神学问题。
在旧约中,“和平”这个词“Shalom”(即平安),它的意思是安康和福乐。它不是指没有冲突,而是指完满的状态。这个旧约词汇含意丰富,不容易理解。当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被译成希腊文时,“Shalom”这个希伯来词被译成了超过25个不同的希腊词。
和平是使人感到完全和满足的一切总和,是关乎满意、繁荣和平静,关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乎在基督里与神和好,以及统一、一致和恩慈。
这是那些与自己和别人,与万物和神完全和谐之人的光景。和平不是没有战争,而是没有任何搅扰个人、社会和教会福祉的事情。那么,怎样才会有和平?怎样才会有这样的平安和福祉呢?
3)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
我们可以在耶利米书6:13-14看到:“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
旧约中神的民被掳、受奴役,因为没有公义;因为百姓自私,领袖们未能用敬畏神的方式带领百姓,祭司和先知没有警戒神的百姓将至的灾难。他们没有在城上尽守望者的职责,没有警戒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威胁。他们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并没有平安。领袖们不认真理会神百姓的伤害,他们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根本没有平安。他们轻忽了罪和悖逆。
但是平安怎样才能到来呢?是不是宣告和平,平安就降临了?领袖一说“平安了,平安了”,就真的平安了吗?不是的。这样说的人,是轻率地医治神百姓的伤。只有使人和睦的人出现,平安才能临到神的百姓。
可是,谁是使人和睦的人呢?一个使人和睦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会怎么做?又做些什么呢?
2. 谁是使人和睦的人?
1)下定义
首先,他们不是什么样的人。显然,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爱好和睦的人,也不仅仅是倾向和睦的人。注意,主耶稣在这节经文中没有说:“维持和睦的人有福了”;而是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即以行动使人和睦的人。
许多维持和平的人许可威胁和危险的情况发生,从而制造了麻烦,而不是和平。他们为了所谓的和平,不愿采取行动。但是使人和睦的人是行动者,而不是听之任之的人。他们是积极主动的人,为了和睦的缘故,他们采取行动。他们不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有效地去解决。
使人和睦的人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和睦的源头。使人和睦的人不只是说说 “你尽你的责任,我尽我的责任”这类话而已;也不是提倡妥协,说“他要什么就给他好了”。他不是接受现状,满足于不惹是非。他追求的不仅仅是没有冲突,而是渴望安康和福乐;也不是仅仅为他自己,好像和睦只是他与神之间的事而已。相反,他想要社会和平,教会里和睦。
那么,使人和睦的人如何做到这些呢?他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是诚实正直的人。如果有问题,他就承认,而不是遮遮掩掩。那些遮掩的人会把神的民领入歧途,所以以西结书13:10-11说:“因为他们诱惑我的百姓,说:‘平安!’其实没有平安,就像有人立起墙壁,他们倒用未泡透的灰抹上。所以你要对那些抹上未泡透灰的人说:‘墙要倒塌,必有暴雨漫过。大冰雹啊,你们要降下,狂风也要吹裂这墙。’”
使人和睦的人知道,哪里罪恶猖獗、败坏掌权,哪里就没有和平;他知道在神恩典以外的所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光景;他知道罪导致争战和冲突;他承认有破裂的关系;他也承认人与人之间有紧张的关系和问题,有不和与纠纷。当没有平安时,他决不会说“平安,平安了”。
可是,我们却常常这样做。我们往往会在裂缝处抹上灰泥,然后装出万事大吉的样子,即使并非如此。但这会带来灾难!
一个弟兄教给我一句荷兰谚语,大意就是:毒疮若不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即养痈遗患。
使人和睦的人必须承担风险,甚至要冒承受痛苦的风险。因为世界不是一个和平之地,使人和睦的人会常常遭人误解。使人和睦的人若做了错事会道歉。他们也会在不义盛行时,发出劝戒。这里的所受试探是:听之任之,认为处理问题只会使事情恶化。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使人和睦的人有两个品质:诚实面对没有和睦的真实情况,并且为了追求和睦甘愿受苦。
圣经教导我们说,和睦是要靠努力才能得来的。“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4:19说:“务要追求”,“……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他在罗马书12:18又说:“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有人曾经写道: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和平的器皿───哪里有仇恨,愿我可以带去爱;哪里有伤害,愿我可以带去饶恕;哪里有不和睦,愿我可以带去合一。
使人和睦的人是积极主动的。他是一个斗士,但不是破坏者;他奋斗、斗争,但并不毁坏,而是建造者。他不是轻率的或自我中心的人。
他的品格中充满了属神的智慧。想想雅各书3:17-18所说的:“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使人和睦的人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因为他带来洁净,他体谅别人,充满怜悯───这使我们想起了八福中的另外几福───清心的、怜恤的、顺服温柔的、追求并饥渴慕义的。
使人和睦的人是宽容(这是从宽容一词积极一面的理解)、富有同情心的,这正如主耶稣这位怜悯的大祭司知道我们的软弱一样,正如神知道我们不过是尘土一样。我们像花草一样,很快就要枯萎。他知道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罪人,处于堕落的光景中,所以他谦卑、温柔、充满怜悯。他不偏待人,他是以诚待人。
然而,有一种所谓廉价的恩典。
廉价的恩典是教导饶恕却不要求悔改,以及受洗却没有教会的管教。廉价的恩典是不作门徒的恩典,是不背十字架的恩典,是没有耶稣基督这位道成肉身的永生神的恩典(D•潘霍华,《作门徒的代价》,36页)。廉价的恩典是不要顺服只要饶恕的恩典。它不要求圣洁就给予饶恕。它是没有感恩的恩典。
但是,也有廉价的平安。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
使人和睦的人知道和睦的代价是昂贵的。获得它要付上巨大的个人代价,要付上谦卑、自我牺牲和刻苦己心的代价。
使人和睦的人攀上了八福的七级阶梯,因此他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靠着圣灵的恩典,他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他知道自己完全不配,不会自视甚高,他没有权利,也没有特权。他还知道自己内心的黑暗。所以他不会坚持自己的权利、荣耀和正直。在涉及到他的名誉时,他把自己另一面的脸也让人打。他明白主耶稣基督所说的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的含义。他完全愿意饶恕他人,也愿意被饶恕。使人和睦的人为了公正,愿意承担个人痛苦和被误解的危险。他们不会在没有平安时说“平安了”。
作为一个对自己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也会正确地看待他人。他不会说:“人们为什么表现如此差劲?”他知道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是罪人。他会说:“我必须对这人有怜悯和同情”,“我必须以恩慈待他”。
他在意的不是自己的名声,而是神的荣耀。他想要他的一生被指引,好叫自己的话语、思想和行为都能荣耀和颂赞神的名(要理问答:主日47)。为实现和睦,他甘愿遭受个人损失和伤害。
2)本质性的呼召
使人和睦是一个本质性的呼召。这不是人天然的特性,也不是普通的品质。它是超越人的本性的,是我们自己里面不具备、凭着我们自己不可能拥有的素质。
世人会指着这一福说:“看哪,这是真正的福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就会有和平”。他们会引用以赛亚书2:4,“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于是他们会说:“人要是这样做该有多好啊!”当然这话不错。我们要是这样做该有多好啊!如果我们能这样做就好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不可能,因为世界没有和平。
八福不是我们要遵守的诫命,而是对新约之民的描述,是对以色列新造的人的描述,是对被圣灵充满、被圣灵掌管之人的描述。因为没有圣灵做根本性的、改造生命的工作,要使人和睦是不可能的。使人和睦是来自人心的转变,来自于悔改,来自于圣灵的能力。
使人和睦意味着人心的更新。我们的本性都是倾向于恨神、恨邻舍的,除非我们被神的灵重生。
使人和睦的人经历第一福所说灵里的贫穷后,知道自己里面一贫如洗。他也知道自己的罪,并且为之哀恸。那么,因他知道自己灵里的贫穷并为罪哀恸,他就成为谦卑温柔的,然后,他寻求并饥渴慕义;因为他蒙了怜恤,所以他能怜恤人。他还有专一的忠诚和清洁、委身于神的心。他清洁的生命是由主耶稣的宝血洁净的,他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得以与神和好。现在,有了这一切,他就认识了这个平安,也经历了这个平安,成为使人和睦的人;因为和睦(和平)是基督国度的标志。
因此,人的性格需要被改变,要经历出死入生,从悖逆到顺服,然后才能经历到平安,与神和好。只有这样,这个人才能成为使人和睦的人。
不亲自经历与神和好,不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没有人能成为使人和睦的人。人自己必须先有平安,才能带来和睦。我们的心必须先被改变,因为我们无法给予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3)沉静
使人和睦的呼召是呼召人沉静,它要人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快快地听。这是实现和睦的最佳途径之一。要慢慢地说,就要抵挡试探,不以攻击性的言行迅速回应。沉静带来和睦,所以要抵挡试探;不谈论别人以及他们的态度和错误的行为,不重复伤害人的话,不对别人说三道四。和睦是沉静的结果,使人和睦的人不会多言多语;他会受试探,但是不会被试探牵引。
关于使人和睦的人的另一方面,就是他看待一切的问题都是从福音,从耶稣基督和教会的角度出发。这意味着什么呢?与圣徒相通有关吗?跟弟兄姊妹有关吗?跟教会的目标有关吗?还是与天国的准则或福音工作的进展有关呢?
如果他只顾自己,就会有争战;如果他顾念上面这些事,他就是使人和平的人。
3. 真正最终使人和睦的人
由此,我们知道,主耶稣基督是最终真正使人和睦的人。他是那位舍己、为朋友舍命的,降卑自己的人;他不以辱骂还辱骂,不求自己的荣耀,不高举自己的权力,反倒虚己,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说,他是我们要效法的榜样。我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他所成就的和平丝毫也不廉价,其代价是神儿子的宝血。
在歌罗西书1:19-20中,使徒保罗说,耶稣基督成就了和平。“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
这不是廉价的和平!和平藉着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临到神的民。当他建立弥赛亚的国度时,他就使世人与自己和好了。我们要唱诗篇72篇:“求你将判断权柄赐给王……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或者唱诗篇85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是的,天使向那些在伯利恒的田间蒙神喜悦的人宣告平安的降临。神子的国度里大有平安!
他成就了和平。我们刚刚引用的歌罗西书1:20说,神“成就了和平”。这个词的词根与我们证道经文中的词───使人和睦的人───有相同的词根。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他成就了和平。在基督里,他是真正使人和睦的人。
基督知道我们处境的严重性,他看到破碎,他明白罪的可怕,他晓得堕落后的争战,平安(shalom)的丧失与缺乏;所以他藉着流血,也因着他的血成就了和平。耶稣基督主动地行出他天父的旨意,做成了和平的工,他成了我们的平安。
正如我们在以弗所书2:14看到的,“他使我们和睦”;“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他将两下───犹太人和外邦人───合而为一,造成了一个新人。他使他们与他自己和好,也与彼此和好。他宣扬和平。他当时这样做了,现在也能在这个教会里为我们如此行。
他把平安留给了我们,他在约翰福音14章亲口说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约14:27)。这个恩典是昂贵,没有廉价的和平,因为它是基督的宝血换来的。他没有攫取或抓住荣耀不放。
天使在伯利恒唱平安颂,当主耶稣在棕榈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荣入耶路撒冷时,众人几乎是在重复天使的话:“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路19:38)
主耶稣带来和平,因为他是和平之君,他呼召我们要和平,并且使人和平。如此行的人将要称为神的儿子。
4. 谁是神的儿子?
这是恩惠,也是福气,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他们将与神有父子关系。这是和好了的父子关系,“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在希腊语中,这句话的语序是:因为他们/神的儿子/必被称为。在每一福中,“他们”这个词都是位于句子第二部分的开头,强调是“他们”而不是别人,强调是这些人,而且仅仅是这些人。
而这里说的“必称为”描述了他们的属性───他们到底是谁。这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一种称呼,而是一种属性的描述;这不仅仅是一个名义,而是意味着他们实际上就是神的儿子。他们与神的属性有份,他们就像他的独生子,已经变成像他那样使人和睦的人。
他们促进和平,加入了天父的事工,成为他的同工。他们态度谦卑,出于感恩,为了神的荣耀而行,赶除人心中的邪恶和争战。他们已经是神的儿子了,并且在末日,当他们得见神时,他们会被公开地承认为神的儿子。他们与耶稣基督同为真正的后嗣,将得到圣约所应许的一切祝福:福乐、恩典和平安。
和平伴随着艰苦的工作。如果我们不是使人和睦的人,那么我们就是、也的确是惹是生非的人,会传播流言蜚语、挑拨离间、拉帮结伙。如果我们以收听他人的丑闻和问题的报道为乐,如果我们终于有报复对头的机会,如果我们专好批评、吹毛求疵、强词夺理,那么我们就会作惹是生非的人。
弟兄姊妹们,我们知道自己都必须与这些罪争战,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与之争战的一部分罪性。在我们当中,谁能说自己没有这些罪?谁能说“我不必”呢?我不能。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与之争战,并祈求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愿我们众人都得称为“神的儿子”!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