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作者 Clarence Stam
证道类型 要理问答
要理问答 主日21
圣经书卷 约翰福音
阅读经文 约翰福音10:1-30

我主耶稣基督所爱的众弟兄姊妹:

我们今天要查考《要理问答》在主日21中对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教会所做的阐述。我们讨论这一内容是适时又有必要的,因为对于大公教会的理解存在许多的误解和由来已久的困惑。我们应当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对于大公教会的理解一直有许多的疑惑?这当然不是因为圣经对这方面的解释不清楚,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要理问答》对于这个问题实在解释不了!疑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时易于凭着自己的眼见或想法来理解圣而公之教会,而不是根据神在这方面的启示去理解。

当我们环顾周围的教会,我们看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看到为数众多的“教会”、看到了不同的派别、不同的属灵运动,看到教会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然而,他们都自称是“耶稣基督的教会”,却常常相互诋毁。但圣经教导说,基督不是分开的,教会是合一的。

人们为了使现存的分歧符合圣经关于“合一”的教导,就诉诸于各种理论,试图去解释或解决这种现状。举例来说,有人把教会分为可见的(本地的)教会和不可见的(世上所有的)教会。按照这个区别,所有的真信徒都是这个看不见的大教会中的成员,这个大教会唯有在基督再来的那日,才能看见。所以,在地上,你是哪个教会的成员并不重要。只要你信基督就行了。再举一例,就是教会的多元论(pluriformity)。这个理论认为,基督教会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所有的教会都是实体的一种形式;其中的一种形式可能比另一种更纯洁(或更好),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有的形式都是认可的、宝贵的。 纵然教会完全是处于分裂的状态,但这些理论最终使不同的教会看起来像是一体的!这意味着,你绝不能说某一个教会是假(或不忠的)教会!你可以认为“你的教会”比较好,但是绝对不能说别的教会是假教会。因为只要有人谈到“真教会”和“假教会”的问题,他就会立即被指责为不够宽容,或被认为是宗派主义者。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正确的着眼点。我们不要凭眼见,而要凭神的启示去理解。《要理问答》就圣而公之教会的问题做的宣告,不是基于有罪的事实,而是基于神的标准。

继而我们会发现,最至关重要的是,教会不是我们的,而是基督的,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我相信这一事实也是主日21第一个问答的主题,即神的儿子基督为他自己召聚、护卫并保守蒙选得永生的教会!所以,关键不是我们看到了什么,或对教会有什么看法,而是基督启示了什么。我们根据圣经对基督的圣而公之教会有什么认识呢?

我将主日21第一个问答的内容归纳如下:

《要理问答》宣告说,教会就是我们主耶稣基督对信徒的召聚

教会的特性
教会的动态发展历程
教会在灵里的合一
1.教会的特性
第一点是讲教会的特性,我们应该先解释“特性”一词的意思是什么。特性就是说明事物本质的那些特点,是事物的特殊品质。我们在此是说教会的特殊品质!

教会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有人说,教会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众多的人为组织或社团之一,你可以加入,也可以不加入。这恰恰是根本的错误所在! 要知道,教会的一个特性就是:它不是由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的人为组织,而是耶稣基督所召聚的团体,是基督的身体,是一群属他的会众!这个大公教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这些子民对教会负有重大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属我们的教会!但是,大公教会首先是一个属基督的神圣组织,这正是教会之所以独特的原因。世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团体或聚会与教会相似。人们一同聚集在教会里,就因为基督把他们召聚在一起。

许多人把教会看作是一个自愿参加的组织。因此,加入教会与否就成了“自由选择”的问题!然而,这是人文主义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本身就成了建立教会和决定教会的关键因素。这样,我们就强夺了基督在教会中的权能和荣耀,因为是他单单凭着至高的主权亲自召聚了教会!

教会是属基督的,这一真理看似很简单,但其重要性却常常被人忽略。我们不是凭自己的努力和观点来理解大公教会的,而是凭着基督的救赎之工!这一事实就使我们不得不严肃、谨慎、认真地看待我们自己在教会中的会员身份。如果教会只是一个人为的团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在一间教会感到不自在,就可以去另一间。如果是这样,我们选择教会的标准就变成了如下这些:这间教会对我有吸引力吗?这间教会让我感到舒服吗?我们的喜好开始高过基督所启示的标准!这种事多容易发生啊!

但是,“教会”一词本身就意味着“属神的”!神是窑匠,我们是泥土;他是主人,我们是仆人;他是牧人,我们是羊群!圣经用了“教会”(“ecclesia”)一词,意思是“蒙选召的会众”,是从世界中被呼召出来、从罪中被分别出来,单单属于基督的! 当基督谈到这个教会,这个“ecclesia”时,他说“我的教会”(太16:18)。除基督以外,没有别人呼召、聚集、护卫、保守这个教会!当我们看到教会时,我们就看到基督在做工!

这就是教会的特质。因此,《要理问答》称教会为圣洁的教会,而圣经称教会的成员为圣徒。基督的身体是圣洁的,而他的“新妇”也是圣洁的。我们必须明白这一圣洁跟教会成员本身无关,因为他们是罪人,而且一直是罪人。教会的成员被称为圣徒,完全是因为基督的救赎之工。圣经把基督用他自己的宝血买赎、洗除并洁净了的教会称之为圣洁的教会。

就是这同一位基督藉着他的服侍,呼召他的羊,召聚他们,并洁净他们,使他们成圣!召聚教会的工作与十字架上的献祭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他在十字架上洗净了他子民的罪!基督在约翰福音第10章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在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基督对他教会深切的爱,以及他与教会之间牢固的纽带!

不管我们要怎样评价教会,或褒或贬,我们必须先宣告说,神的儿子“为他自己召聚、护卫、保守……蒙选得永生的教会”,因为这正是教会作为基督那圣洁身体所具有的特质。

基督召聚:教会的开始源于基督要召聚教会的这一旨意和能力;没有他,就没有人能召聚。基督护卫:教会现今的保障在于他对教会至高无上的眷顾。基督保守:教会未来的保障在于他对教会恩慈的供应。所以,我们可以与古时的教会同唱诗篇129:“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如果教会是人为的团体,早就与帝王和古人一同灰飞烟灭了。但是我们知道,基督的教会将会持守到底,因为教会属于基督的,而且单单属于他!

你会用这种语言和态度来谈论主耶稣基督的教会吗?你会始终欣赏教会的这个特质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才会始终以谨慎的态度去评论教会,并在教会中谨慎行事。如果你在这一点上能看到基督的做工,那么你就愈能看到基督教会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来看第二点。

2.教会的动态发展历程
即使我们明白了圣而公之教会的特质,问题依然存在:基督是在何时何地召聚这大公教会的?你必须注意,我们的《要理问答》谈到圣而公之教会。“公”的意思是普世的、遍及全世界,并不限于一个地方或一个时代!

我们从圣经中得知,我们不能把基督的召聚之工只限定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某个时代里,因为这种召聚工作是基督超越时空的普世工作。正如《要理问答》所说,“神的儿子,从全人类中,从世界的起初到末了,为他自己召聚……教会……。”

自世界的起初开始,神在伊甸园里呼唤亚当和夏娃时,基督就开始召聚他的教会了,他的这一召聚工作延伸到了他们的后代身上,就是亚伯、塞特和以挪士。那时不仅有了公开的敬拜,而且神的儿女也与这世界的儿女有分别,彼此有了清楚的界线。换句话说,从起初开始,教会和世界就彼此对立,义人和不义之人就彼此对立。

每当神的百姓忘记这种对立时,耶和华就会再次提醒他们,从而保守他的百姓在世上始终纯全和圣洁。

耶和华藉着亚伯拉罕继续做工,及至时候满足,基督就降生在以色列,又把福音传讲给众生。你看,基督的教会是有来历的,是有发展过程的,她具有动态的发展(活泼)历程。“历程”就是指发展过程,既有积极的大步前进,也有消极的衰落;既有成长的过程,也有后退的时期;既有归正的时刻,也有偏离的时候。但它的发展始终是朝着耶稣基督里的完全荣耀这一伟大目标在一直前进!

教会的确具有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她从世界的起初就已存在,是从全人类中被召聚出来的。确实,这并未否认这段历史曾一度只属于一个民族,因为那是事实!耶和华曾经只在以色列民中召聚他的百姓。正如诗篇第147篇所说,“别国他都没有这样待过;至于他的典章,他们向来没有知道。”但那只是暂时的,其实那时,就已经有基督召聚的工作不久就会遍及全世界的例子和预言。想想叙利亚(亚兰)人乃幔、撒勒法的寡妇、还有以赛亚针对列国都要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预言。在神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大公(普世)教会。即使这个召聚在只限于以色列的时侯,耶和华始终保持教会的这种大而公之的特性和发展方向。

这一点在新约中表现的尤其清楚。基督亲口对当时的犹太人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10:16)。别的圈里的羊就是外邦人。所以后来保罗说,那些曾经是局外人的外邦人,如今却在基督里,已经得亲近了(弗2)!圣而公之教会不是关乎血缘或种族,不是关乎国家或民族,而是关乎蒙召和信心,不单是现在,其实一向如此!

教会悠久的历史没有到此为止,我们也是教会历史中的一部分,被算在其中。请注意,这一召聚工作还在进行!《要理问答》用了现在时:基督召聚、护卫、保守他的子民。他至今还在做这样的工,直到世界的末了。我们还没有看到召聚工作的最后,也不知道总数有多少。我们根据圣经可以相信,对我们而言,基督召聚教会的这一工作是大到不可估量的地步。倘若你思想基督所召聚的教会,不要以为是小数目,而要以没有人能数过来的数目去想(启7:9)。 这应该会使我们既谦卑又喜乐。我们谦卑,因为我们不是唯一蒙基督恩召的人。基督不是只讲英语、法语、荷兰语或德语。但同时,我们也喜乐,因为基督透过他那不可估量的工作,救赎了父赐给他的所有人,不会遗忘或落下任何一个!

今天,世上的许多弟兄姊妹都是我们从未见过,也从不认识的,因为语言的障碍,我们甚至无法跟他们交流。他们的肤色、背景、文化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知识可能不如我们。然而,主也呼召、聚集他们,就像召聚我们一样!我们要凭信心去看待这一切,并且接受!

尽管这个圣而公之教会规模庞大,成员不计其数,但地上的敬拜及其成员使教会成为可见的实体。我们也宣告,教会只有一个信仰,而且必须只有一个!我们来看最后一点。

3.教会在灵里的合一
我们也在此宣告:基督“藉着他的圣灵与圣言……,召聚、护卫、保守……他的子民,使之在真信心上合一”。教会的合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还记得讲道开始时,我提到教会的不合一吗?在如此众多的教会和派别中,主日21所说的真基督教会在哪儿呢?令人诧异的是,关于真教会的问题,竟有人试图利用教会多元论来作回避的借口,而这样的借口在现实中只能使问题变得更严重、更模糊不是吗?

我们必须明白,教会真正的合一是在灵里的合一,这意味着,合一是出于圣灵的决定和工作,也是藉由神的话语得以建成的。信徒在真信心上是合一的。这里所说的信心不仅包括信心的行为,也包括相信的内容!一方面,基督召聚信徒,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听从神的话、顺服圣灵的工作,愿意聚在一起,聆听他仆人忠实传讲的福音。

我们在《比利时信条》第27条里宣告,只有一个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这个教会是由基督召聚的,在真信心里合一。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事实!基督要使教会纯全完备,要把所有的真信徒聚在一起,并除去一切使他们分裂的东西。教会合一的真实性和必然性都仰赖于基督以及他完美的召聚工作!

重点是,我必须维护教会的合一,参加神所设立的地方教会!这正是我们在《比利时信条》28条所宣告的。第29条说,既然许多的宗派都称自己为“教会”,那么,我们必须根据圣经,认真仔细地分辩哪一个才是真教会!因为主呼召我进入那忠心的教会,说得具体些,就是现在!我必须维护教会的合一,享受与圣徒的相交。这正是我们《要理问答》所要体现的圣经思想。

基督的教会在灵里合一意味着,我要顺服圣灵带领我去参加那传讲真道、按基督的吩咐执行圣礼,并正确地执行教会纪律的教会。这是神藉着他的圣言向我们所启示的选择教会的标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标准。

基督召聚他的百姓。唯独他拯救我们,而不是教会拯救我们。他知道属他的人。他找到每一只属他的羊,把他们带回自己的羊圈。所以,我们应当顺服他的呼召,加入当地对基督耶稣忠心、有纯正教义的教会。因此,我们看到,真教会指的就是忠心的教会。所以,关于教会,我们不应从属神的隐秘之事开始,而要先从顺服主所启示的原则开始!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教会,而是基督的教会。我们不应随从自己的想法,而要遵循神的原则。

同样,我们也必须愈发注意基督的原则。基督了解各地属他的百姓,他正在召聚他们,而且还继续召聚。他认识所有属他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必须谈一谈坚持遵循圣经原则、体现教会标志的大公教会,那里有清楚的信仰合一,那里有圣徒的相交!

教会在灵里的合一不是某种看不见的神秘合一,绝对不是。教会在灵里的合一必须是具体的,是只有一信、一洗、一宣告、一敬拜!这种具体问题上的合一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就会导致片面、错误地看待教会,有悖于我们的宣告。

召聚这个圣而公之教会的标准途径依然是藉着那些信守基督的准则的地方教会!我们不可论断别的教会,但是,我们要向他们呼吁:我们应当在真信心的合一上联合。我们不是说在基督忠心的教会之外没有真信徒,但是我们的确会说这些信徒去错了地方,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和他们的儿女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假教会最终会吞噬他的成员。

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基督教会的成员,可以向信徒宣告那极大的安慰,也就是“我相信我现在是,也永远是这教会中活泼的一员”,即这个圣而公之教会的成员!基督说到他的羊时,这样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7-28)。慈爱的牧羊人会保护他所有的羊,但那些羊也必须听牧人的声音,他们必须跟从他,并要越跟越紧!主应许保守的同时,也赐下归正的呼召。

这正是最关键的问题。所有对教会的人为解释和回避方式,都是对归正这一呼召的拒绝。人之所以在假教会中,是因为他们骗自己说,这没什么关系。但代价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他们的儿女!如果他们不与真正的基督教会保持合一(就是凡事都努力按神的话去做),他们将陷入失去与基督联合的危险!

但是,当我们保持基督教会在灵里的合一时,他就会一直建造我们成为他的肢体。终有一天,他将把我们接到他的永恒中,把他的教会作为新妇带到父的面前。到那时,大卫曾经的宣告就将成为我们的现实:“我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