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基督所爱的弟兄姊妹们:
上次学习的主日23告诉我们,圣经和《要理问答》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凭着真信心在耶稣基督里称义。这正是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把人带回到耶稣基督我们独一的救主、完全的救赎者那里;也把人带回到我们信仰的唯一根基圣经上。
论到得救,《要理问答》说:“唯独藉着对耶稣基督的真信心”。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我们而言做出这样的宣告并不容易,因为没有人愿意完全依靠他人。基督在地上传道时,就有许多人抵挡这因信称义的教义。犹太领袖完全不能接受这一教导!在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对这一教义的抵挡丝毫没有减少。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教会数百年来一直在接受凭自己行为称义的错误教导,所以因信称义是一个“新的”并令人震憾的教义!因此,罗马天主教发动反对宗教改革的运动时,矛头直指“唯独因信称义”的教义,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信称义这一问题在归正教会内部随后的争战中同样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会历史上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我们如何在神的面前称义?”
《要理问答》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想要针对我们的称义做进一步的解释,让我们很感恩。行为方面的问题还会在主日44中再次被提到,我们在这个主日必须对因信称义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主日23给了我们一个合乎圣经的正面宣告,即我们惟有因信耶稣基督才能称义。然后,主日24讨论了一些与此教义相佐的观点,总共有三个:第一种观点是出于我们有罪的心,第二种观点似乎是根据圣经而提出的,第三种观点是基于实际生活。
当我们一一回应每一种反对观点时,就会发现神的衡量标准与我们截然不同。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或准则来衡量这些问题,而必须学会接受神在天国中所用的合法准则和具有约束力的规则。主日24谈论的就是神的这些标准,我将其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
这个主日是关于天国里所用的神圣标准
善行的标准
施恩的标准
用信心衡量
1.善行的标准
“标准”就是我们在判断时所采用的规范或尺度。显然,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决定你的判断结果。
我们必须承认,神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不同于我们,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判断时总要面对我们生命中有罪的事实,并受到罪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判断失误,不经思考,使用错误的标准。所以,我们总要回到圣经上,重新看清并使用神亲自启示的标准。我们可以说,神的标准是完全建立在他永约的律法上。他的标准是坚立、永不改变的。耶和华总是以他圣约的条例来衡量!
主日24的第一个问题就已经清楚地让我们看到神的衡量标准不同于我们的。主已向我们启示,称义的唯一途径就是相信耶稣基督。得救的方法不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必须在自己以外、从耶稣基督那里找到完全的救恩。
对于神的这一启示,人们不是欣然接受,而是感到不安。他们觉得受威胁,于是提出问题:“为何我们的善行不能成为我们在神面前的义,或者至少是部分的义呢?”(问62)。这是一个十分机巧的问题,因为它把历史上两次运动所针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既不混淆问题,又把这两个问题放在同一层面上。 第一次运动完全是为了反对因信称义的教义。反对者说:他们的善行就是他们在神面前的义!这些人是伯拉纠的跟随者。伯拉纠教导说,人不是在罪中成孕而生的,罪是模仿的结果,因此人本身具有行义的能力。
伯拉纠的教导被早期的基督教会完全否定了。然而,伯拉纠的教导如同大多数的异端一样,后来又以新的面孔和更温和的方式钻进了教会。错误的教义往往不都是这样吗?它们起初受到教会的反对,接着摇身一变又回来了,但其本质却没有改变!
第二次运动承认我们确实是在罪中成孕而生,他们无法回避圣经所说的这个事实,也完全承认我们需要基督作我们的救主,并称基督是我们得救的根基。但是,他们补充说,他们的善行是他们称义的一部分,这就露出了异端的真面目!
如此说来,基督所做的工不够,需要基督与信徒之间互相合作,各自都做一部分贡献,从而达到完全的公义。各人必须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才能真的得救。我们称这种教导为半伯拉纠主义,这也是罗马天主教的教导。虽然罗马天主教没有把基督完全排除在外,但他们教导的结论是,基督不再是独一完全的救赎者,基督和基督徒、神和人通过在称义的工作上各尽其能,结果就站在了同一高度上。这样,人就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凭自己称义了!
我们的善行能成为我们在神面前的义,或部分的义吗?《要理问答》谈到了这两种思想。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很重要,核心没有变。我们有罪的心总想维护自己,并试图凭自己称义,藉此把神的工作挤到一边。今天渗透进神学各方面的人文主义学说,其实就是自我称义的学说!我曾听过一个人文主义者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有天堂,我肯定能进,因为我对身边所有的人都行过善!”这人确实是值得尊重的公民,他性格开朗,乐施好捐。从这一点来说,教会的很多成员都比不上,但这人把他可能的得救建立在自己的行为上,遵循靠自己称义的人为模式。
我们想用自己的方法来救自己,不愿亏欠别人。即使我们不能全靠自己,也想要完成起决定性作用的那部分,因为这样我们既可以不失面子,又保有一些个人的荣耀和尊严!我们试图藉此除去全然败坏带来的严重后果!有谁愿意空手跪在神的面前呢?我们更愿带着自己的善工站在他身旁,好对他说:“主啊,我来了,这是我的那一份,就是我在救赎工作中所做的贡献!”
“为何我们的善行不能成为我们在神面前的义,或者至少是部分的义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难道我们对自己的救恩一点贡献都没有吗?《要理问答》或许可以回答说,如果我们的善行可以使我们称义,那么基督的地位就受到威胁。但《要理问答》没有这么回答,也完全没有提及基督!我们或许会认为《要理问答》若围绕着基督来回答,可能更合适、更有温情。
或许有这种可能性,但不管怎样,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错误的标准,也就是衡量善行的错误标准。这正是《要理问答》必须先论述的问题!我们的善行没有任何价值吗?如果我们的善行不能为我们赚取什么,岂不是多余的吗?
《要理问答》是在讲神对善行的衡量标准。某件事可算作为“善行”,而它足以成为可赚得奖赏的功德吗?我们的标准不是决定性的,神的标准才是决定性的!《要理问答》在主日24的第一个回答中就说到了这一标准。
我们确实可以做许多善工,也必须这样做(主日32)。当然,我们结出荣耀天父的果子时,天上有大喜乐。但这些善工若是作为功德,神必要仔细查验,看它们是否完美无暇!《要理问答》说:“能在神的审判台前站得住的义必须是绝对完美,且完全合乎神律法的……”。这是非常高的标准,不是吗?善工必须是完美的,并要完全符合神的律法。这意味着“外在”的善行绝对不够,善行必须是出于纯全专一的心,必须是出于对神对人完全的爱。如果我们有一丁点缺乏,就是不义。如果我们犯罪违反了一条律法,就是干犯所有的律法,因为律法是一个整体。它要求人对神有完整、完全、完美的爱!
神的标准很高。他要求完美,所以要么是完全的善工,要么就不是。我们要全心全意、完全服事他,因为任何的欠缺在他眼里都是不能接受的!神的律法永不改变,神绝不会用别的标准去衡量善工。
如果你问,为什么神坚持要用如此高的衡量标准,那么答案只有一个:神在公义和圣洁方面都将人造为完全,叫我们能达到他圣洁的标准。因着神的完美创造和他后来与人所立的约,他有权期望、并要求人服事完美!我们的行为只有达到神起初所设的标准时,才能算为善行。这是神对善行的衡量标准!这也意味着,凡宣称靠自己的行为得救的人,都是不要救主的。
《要理问答》照着圣经所启示的神圣标准来看我们的善行,以至我们宣告说:“……即使我们今生最好的善行都是不完美,且被罪玷污了的”。令我们惊讶的是,《要理问答》在此所说的不是我们最糟的行为,而是我们最好的善行。但是,即便是我们最好的善行,也还是不完全,无法被神当作善工来接纳。以赛亚对以色列说得很清楚:“……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我们最好的行为也全都受到了玷污和损伤,所以我们的义行,即我们最好的行为,也不过是一件污秽了的衣服,就如作为传染源而被烧毁的麻风病人的衣服一样!
所以,这个略带傲慢口吻的提问(“为何我们的善行不能成为我们在神面前的义,或者至少是部分的义呢?”)引出了更深刻的真理。我们没有任何的功劳,必须跪在神的面前,因为即便是神的大能在我们身上做工而使我们拥有的最好善行,也仍然没有达到神的标准。我们只能空手来到神的面前,唯有接受下地狱的咒诅,因此我们只能完全依赖神的恩典。我们来看第二点。
2.施恩的标准
即使我们反对因信称义的声音能因此而有所停止,但我们罪恶却又精明的头脑轻易就抓住了相关的一个问题,然后提出了第二个构思巧妙的问题(问63):“神应许按着各人所行的在今生和来世奖赏各人,即使如此,我们的善行还是不能为我们赚取什么吗?”
这个问题十分到位、一针见血。它的意思是:圣经的教导是怎么说的呢?不是说到了奖赏吗?神确实在今生和来世给人奖赏,不是吗?倘若我们的善行没有价值,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奖赏这一观念呢?归正教会如何理解这些经文呢?
圣经的确说到报应或赏赐。例如,在路加福音第6章第22-23节说,“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我们的主不也在启示录第22章第12节中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吗?这些经文似乎在说行善与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并且会影响审判的标准,不是吗?唯独因信称义、而非靠行为称义的教导让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些经文,不是吗?
《要理问答》给了我们一个言简意赅、也完全合乎圣经的回答:“这奖赏不是赚得的,而是出于神的恩典”。没错,我们可以谈论奖赏!这是圣经里不可否认的一个观念,十分安慰人心。但我们所得的奖赏完全不是基于我们的善行,而是出于神的恩典。在此你可以再次看到神的衡量标准!
我们得世上的奖赏时,喜欢说这是我赚得的。我们为奖赏而做工,或做一些必得到认可的特殊善举。但神却不是这样对我们。神赐给我们奖赏时,我们是不配得的!我知道这很难理解,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有强硬的工会为我们撑腰,还有集体的工资协议,但以色列那时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工人的工资或奖金不完全取决于工作时间或工作量,而是更取决于雇主的恩慈。
我们在马太福音第20章中读到这一点。这章的内容清楚地启示了恩典多寡的不同。葡萄园的主人在清早出去雇工人,并答应给他们一天的工钱。毫无疑问,这工钱是合理的。过了一会儿,他再次雇人,也给了他们合理的工价。他三番四次的雇人。所以四组工人做工的时间长短不同,但所有的人最后所得的工价都是相同的。当然,有很多人对此不满。那些工作了一整天的人认为这不公平!他们觉得自己比工作时间短的人配得更多的报酬,这就是根据行为来衡量。
但葡萄园的主人却说:“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太20:15)。他又说,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神岂不正是随己意赐给人不同的恩惠吗?神所赐的一切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做工,而在于他至高的恩典!
我也从这个角度来看婴儿洗礼。如果我们领受神的应许和他所赐的称义和成圣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工,那么我们的婴儿就不能受洗,除非他们能做工表明他们配得。但如果一切的奖赏是基于神的恩典,那么应许就的确能临到信徒儿女的身上,从而与他们的父母一同蒙圣约之恩!
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这些做工的人身上,而要放在基督我们的主身上!他赐给人奖赏,是根据恩典的不同来给的。他赏赐人,因为他是良善恩慈的神,他给的奖赏绝不是工人能赚得的。那些晚来的工人与那些早来的工人得了一样的赏赐,因为奖赏不是取决于我们做的工,乃是出于他的恩典!
的确,我们必须行善!《要理问答》将会在主日32及其后的主日中进一步讨论行善的必要性。服事主无疑会有奖赏和祝福,但我们必须明白奖赏是神的恩典。基督告诉我们,劳碌做工是份内的事,并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神不必因为我们付上对他的亏欠而感谢我们。
如果照我们应得的报偿,那我们所得的只有死亡。保罗在罗马书第6章第23节说,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神赐下的白白恩惠和我们不配得的恩典,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就的、不可言喻的神迹。神因着他的爱,就照他丰盛的恩典,丰丰富富地赏赐我们。神又因他名的缘故,遮盖了我们一切的亏欠,并在他儿子里赐给我们永远的富足。
基督就是证明神恩典的活证据。他来,成全了完美的服事。他因所做的工得了奖赏,并把这奖赏作为恩典赐给我们!耶稣说,我必快来,我已为你们赚得了奖赏,并要照我的恩典赐给你们!这恩典必坚固我们,赐给我们满有喜乐的活泼信心,以至信心的果子和善行在我们生命中愈发明显。我们来看最后一点。
3.用信心衡量
《要理问答》还谈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根据实际经验而提出的。因信称义的教义(不靠行为)确实很美好,甚至罗马天主教可能在宗教改革的抗辩期间也愿意承认这一点。这教义听起来不错,但会不会太廉价了?
《要理问答》这样说:“这个教导岂不会使人随性而为,甚至道德败坏吗?”(问答64)这种教导会不会使教会因此培养出软弱、毫无动力、不冷不热的基督徒,他们只靠恩典而活,却不做工,因为反正不能靠着自己的善行赚得什么?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很好!如果善行没用,为什么还要行善?如果可以不劳而获,为什么还要起早贪黑地工作呢?人一定得有动力,否则就什么也不会去做!这就是针对归正教会因信称义教义的部分批评!
使徒保罗在写给罗马的书信中也涉及了同样的问题。他甚至特别在罗马书第6章第1-2节中提到:“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显然,使徒时代也遇到了这一问题。这个有关白白恩典的教义不会使人淡漠吗?保罗说,不会,这不可能,因为信心永远激励我们行善。那些在基督里向罪死的人不会继续活在罪中!
《要理问答》的回应跟保罗说的话非常相似,因着神的恩典而活的人会积极行善。因为“凡是藉着真信心被连于基督的人,不能不结出感恩的果子”。所以,不行善是完全不可能的。
罗马天主教徒担心,如果教导白白恩典的教义,那么冷淡的教会就不会做任何工。但神的教导不是这样的,圣经说信心使人有热心!不要看行善的多寡,以便我们看清信心的大小。教会的讲道总是倚靠信心的能力和做工!信徒会多多行善,因为信心有更新生命和激动人心的大能大力。
我们凭自己不能做任何善事,善行也不出于我们自己。但是,正如《要理问答》所说,当我们因信心连接于基督时,他就会在我们里面做大能的工,也藉着我们做工!“连接”(graft原意为嫁接、移植,译者注)这个词表明了一种十分紧密的关系与联合。基督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在他里面生长,他使我们这些枝子,结出丰富的善果。因此,我们不是活在自己里面,而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我们也在他里面!是的,是基督耶稣通过他圣灵和话语的力量,使教会真诚、积极地做感恩的善工!
基督徒会成为怠慢不敬的人吗?根据圣经和《要理问答》,我们知道不会!实际生活也必证实这一点。基督徒是关心、并热爱神事工的人,愿意每天向基督献上感恩的心,因他以恩典救赎了他们。
请注意归正信条的思路:我们单单因信称义(主日23),这是本乎恩,不是因为行为,而这信心使人成为积极行善的新人(主日24)。我们确实是单单因信称义,但这个信心不是死的,而是一种做工的能力。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而真信心确实会因基督的做工就结出许多果子。
有人认为归正教会没有充分地强调善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把问题简单化,叫人觉得容易做到。所以,有时人们认为我们对罪的认识不够,得神的恩典太容易,领圣餐又太轻率。
这样的说法有它的道理。我们如果看不到与罪断绝关系的必要性,就会不在乎神的恩典,或误以为神的恩典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持守信心的确据,相信神接纳我们成为他的儿女,也保守我们在他的恩典中。让我做个澄清,如果我们的行为怠慢不敬,绝不是因为我们的归正信条允许我们这样做!圣经教导我们,神在基督里的恩典是一切的中心。我们必须以喜乐和感恩的心领受神在爱中赐给我们的一切,而不是靠自己去达到某种程度的圣洁。让我们不要凭人行善的多寡而活,乃是靠神丰富的恩典和信心得活。善行不是恩典的条件,而是恩典的结果,因它本于信。
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就能在服事主的过程中有正确的动机和动力,而我们的生活也会为神的荣耀和邻舍的益处大大行善。让我们学着用神的标准去衡量吧,只要这样,我们才永不会自欺,并始终活出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恩典。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