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基督所爱的兄弟姊妹们:
从主日28开始,我们要来学习《要理问答》中有关主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第二个圣礼,即圣餐的内容。
如果把主日28与前面关于洗礼的主日相比较,你们就会发现,《要理问答》用了极为类似的方法来教导这两个圣礼。论及洗礼时提出的问题,在论及圣餐时也同样被问及;而且两者都采取了慎重、逐一解释的方法。当然,这两者之间如此相似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个圣礼本质上是密切相关的,指向的也是同样的事。
但是洗礼和圣餐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各自使用的记号不同,这些记号的作用也不同。这几个主日也清楚指出了这些区别。
主日26(问答69)谈到了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的献祭为我们带来的益处,说洗礼向我们表明并印证我们与基督在十架上一次的献祭有份。神把这益处赐给了我们,在这件事上唯独他是主动的,受洗的婴孩则是被动的。受洗的时候,这孩子还不能将基督的献祭运用在自己身上。
但是圣餐中的情形却大不相同。婴孩已经长大,其信心也已成熟了。在圣餐中,我们亲自、主动参与,也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这些起初就与基督有份的人,现在也实际参与基督所带给我们的益处了。在圣餐中,我们这一方也分享基督十字架上一次的献祭,或者如德文原文所说,我们分领(gemeinschaft)基督一次的献祭及其一切恩惠。
“分领”意味着行动。圣餐有两方参与:神和我们自己。我们是分领圣餐的教会成员。现在我们不是像受洗时那样由父母带到前面的,而是自己站起来走到圣餐桌前的。
在洗礼时,神赐给我们的是我们不能自取的;但是在圣餐桌前,受洗的婴孩现在已经长大,可以伸手接受神所赐的恩惠了。圣餐桌是我们在基督里与神活泼相交的地方。我把本主日内容归纳如下:
在圣餐中与基督相交:
神命令我们与他相交
与神相交的可能性
与神相交所包含的举动
1.神命令我们与他相交
藉着圣灵在基督里与父神相交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相交”(communion)表示一种亲密的合一、归属和同在,没有任何距离,似乎我们与神之间从未有过任何隔阂一样。
走到圣餐桌前是我们跨出的一大步,绝非只是走几步路而已。对参加圣餐之人是有要求的,这与洗礼很不相同。受洗时我们是被动的,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肃性;受洗是神所规定的,是他与我们父母之间的约定。但圣餐是我自己需要为之负责的,我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纵观改革宗教会的历史,一直不乏有人因觉得这一责任太过重大而不敢参加圣餐。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信心和顺服之后才可以参加,由于根本达不到这要求,所以他们从不领圣餐。
我们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受洗时,神已经宣告我们是他的儿女,儿女可以、也必须与他们的父相交。神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女时,也清楚地表明他愿意与我们相交。所以凡不到圣餐桌前寻求这种相交的人,其实否认了自己是神的儿女!
同样,我们在家中和学校中教育我们的儿女时,也必须清楚地理解,与神保持相交的关系乃是神的命令。当我们受洗时,当我们祈求神使受洗的婴孩将来能承认神对他和我们显出的慈父般的怜悯时,我们就已经认可了这一命令。有什么地方比圣餐桌更能让我们明确承认这怜悯呢?
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明白《要理问答》75问的答案:“基督已吩咐我和众信徒吃这擘开的饼、喝这杯,为的是记念他。”基督亲自设立了圣餐,不是为了叫人不要来到桌前,也不是为了叫神的一部分儿女参加而另外一部分留在家里,而是为了让所有理解并告白信仰的属神之儿女都前来参加。圣餐桌是为所有的信徒即所有承认耶稣之名的人预备的!
基督没有把圣餐界定为个人的事,没有说每个人可以根据其处境自由选择是否参加。他在设立圣餐时明确地吩咐说:你们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这不是一个邀请,我们想拒绝就可以拒绝,而是一个主权的命令,我们必须服从。
这一诫命非常明确。神呼召教会与他相交,神的任何儿女都不可忽视这一吩咐。呼召我们在圣餐桌前一起宣告我们的信仰是也一直是神的呼召,所以《要理问答》在77问的答案中列出了大量佐证经文。教会必须清楚指出,呼召我们就近圣餐桌是主耶稣发出的严肃邀请,因此守圣餐绝不是关乎个人喜好的事,而是神的呼召。
我前面说过,在改革宗教会中,很多时候几乎没有人参加圣餐。许多教会成员内心激烈地挣扎,不确定自己是否配领主餐,所以就不参加。他们忘记了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中所说的话:好叫我们可以在基督面前坦然无惧,当他再来时也不至于羞愧。我们之所以这样确信,是因为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凭借的不是自己的德行,而是神对我们主权的恩典。是神立下了我们当与他相交的吩咐,也是神规定这一相交的基础是他儿子的宝血!
这就是圣餐的核心。基督盼望我们在圣餐桌前承认、宣告他的名,盼望教会成员的确信在守圣餐时大放光芒。正如约翰所写: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约翰又接着说: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这似乎不可思议,但我们确实是他的儿女。既是他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参加圣餐。
在这一方面,我要特别向年轻人说几句。你们可能(还)没有被准许领圣餐,但是不要因此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之人,因为“你们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这一诫命也是给你们的。我们每次举行圣餐都是在提醒你们,将来有一天,你也得作公开的信仰告白,以此回应你所受的洗。每次举行圣餐时我们都强调,信徒个人必须查经、祷告、必须参加要理问答课、必须参加改革宗教会主办的学校、必须参加小组查经,因为这些方法能生发信心。通过这些途径,你们会越来越认识到,你们确实是神的儿女,你们必须亲自参加、分享基督的十字架!
我们是否对我们的年轻人充分强调了参与圣徒相交及参加圣餐是主的命令呢?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把我们的年轻人引到圣餐桌前?我们是否始终高度重视圣餐,在家里给孩子解释其含义?作为父母和祖父母,我们有没有怀着喜乐之心参加圣餐,并将这种喜乐讲述给孩子呢?
我们绝不可,也无法强迫我们的儿女做公开的信仰告白。有时,儿女已经长大,却推迟或延迟做公开的信仰告白,那时我们作父母的或多或少会有些担心。当信仰告白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一种习俗,抑或是同辈人之间的压力,而不关乎真实的、个人的信仰时,我们也会担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来表明守圣餐是欢喜快乐的顺服之举,这样,我们就能鼓励我们的儿女也来参加圣餐。
基督命令我们以圣餐与他相交,他为这一相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失去了与圣父之间的一切相交,好使我们得着这相交,并活在其中。我们之所以能来到圣餐桌前,是因为基督上了十字架。他使这相交对我们来说成为了可能,对一切诚心宣告他名的人来说也成为了可能。我们来看第二点。
2.与神相交的可能性
问题仍然存在:像我这样一个有罪的人,怎么能够来到圣餐桌前并与基督相交呢?难道我的罪不是我与神相交的障碍吗?别忘了,我的罪常常使我与其他人之间产生隔阂。我们是否能坦然无惧地来领圣餐而良心并不受控告呢?
没错,我们的罪似山高。我们到主的圣餐桌之前必须先脱离这些罪,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与神相交。基督已经使这相交成为可能了。主设立了圣餐,但并不是说你除去自己的罪之后才能参加。相反,主说:我已经除去了你的罪,所以你现在必须来参加。圣餐桌上的一切都指向我们的罪已经被赦免了这一事实。
基督提出的命令不是无法执行的,我们确信自己可以顺服这命令。《要理问答》对此做了精彩的说明:基督这样吩咐时,也“赐下应许:首先,在十字架上,他的身体为我而舍,他的宝血为我而流是确实的,正如主的饼为我擘开,主的杯递给我是我亲眼所见的一样确定无疑”。
这是一条带着应许的命令。神的命令从来不会因其单独存在而让人无法遵行,因为他的命令都带有应许。请特别注意:神的命令总是伴随着应许的!
《要理问答》在此首先指出了圣餐所用的记号,这些记号清楚表明了我们与神之间的相交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圣餐记念的是什么?是我的义?我的圣洁?还是我的忠心服侍?圣餐是我所做之工的标志和印记吗?我们参加圣餐时是否会说,我们已经与神有一定程度的相交了呢?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一样。没有人可以凭自己的功德来到圣餐桌前。若是需要倚靠自己的功德,我们最好还是留在家里吧。我们绝不可能靠自己与神相交。我可以并且必须来到圣餐桌前,乃是因基督赐下了与圣餐相连的应许,使我可以相信,堆积如山的罪已经藉着基督在十架上的工除去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能挪去我的罪。
主藉着圣餐清楚说明了这一点。他让我看到,这种相交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我必须专心致志地静心端坐,因为是主先说话的。主形象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一相交是可能的,饼被擘开,酒被倒出。《要理问答》说,我必须亲眼观看。我不应盯着地板或凝视会众,而须注视所呈现的记号,就是擘开的饼和倒出的酒,留意饼和杯的传递!
然后我听到了神仆人的声音,他只是重复了神的话,说:“我们擘这饼就是分领基督的身体。拿起来吃。请记住并相信,为我们所有的罪完全得赦免,我们主耶稣基督舍了自己的身体”。接着又说:“这祝福的杯,就是我们所祝谢的,乃是基督的宝血。大家都拿起来喝这杯。请记住并相信,为我们所有的罪完全得赦免,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宝血为我们而流。”
我为什么会坐在这里呢?是因为基督的身体和宝血,是因为他在十字架上一次的献祭。仅凭这点,与神相交成为可能,绝无任何其它可能性。圣餐中的每件事都与基督和他的献祭有关!此处,我不是中心,基督才是!
如果我们少谈论自己,多谈论基督,与圣餐有关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关于我们自己,除了提到我们的罪和不配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同时,我们不可停止述说基督及其完美的救赎之工。
唯独基督使这相交成为可能;他是道路、真理、生命;他是牧人;是羊出入的门。圣餐中的一切都指向这些。是他的身体,而非我的;是他的血,而非我的;是他完美的献祭,而非我的!
我们在基督里来到圣餐桌前。为了不使我疑惑,《要理问答》说,这饼是为我擘开的,这杯是递给我的。圣餐所传递的信息是针对个人的,主把他通过十字架获得的恩惠实实在在地交在了我的手里。他不只是给我饼和杯,而是藉此把他自己给了我!
如果我因为难以置信或信心软弱而迟疑不肯伸手,主说:看啊,这是真的。看,基督的身体为你而舍,他的血为你而流;你一定要留意观察主的圣餐桌!
守圣餐是一件极为明了的事。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些记号如此清楚明白地刻画了基督及其完全的献祭,那么我们就会明白神与我们之间的相交确实成为了可能。这样,紧闭的门就会猛然打开,疑云就会全然散去。
神没有使参加圣餐成为困难或复杂之事。如果我们不是单单靠着基督领圣餐,我们自己就会把它搞复杂了。如果我们不是单单靠着基督领圣餐,那么我们决不可能因自己或别人的缘故而参加,否则我们就是靠自己的力量而去参加的,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必须单单靠着基督领圣餐,他颁布了命令,也赐下了应许。只有靠着基督,我们才能在与神相交所包含的各样举动中真正分享基督的丰盛。我们来看最后一点。
3.与神相交所包含的举动
圣餐中包含许多举动。有时看起来并非如此,但这是因为领圣餐是一个有序而安静的过程,是一个庄严的场合。实际上,圣餐确实包括许多事项。
当然,圣餐始于基督。我们在问75的答案的结尾处看到:“他以那被钉的身体和流出的宝血亲自喂养并更新我的灵魂,直到永生。”
基督喂养并更新我的灵魂。他是在圣餐中主动行动的那一位。他赐下饮食,不是为了今生,而是为了“永生”;不是为了我的身体,而是为了“我的灵魂”。基督在圣餐中赐给我的食物不是物质的食物,不是暂时的饼,而是永恒的、属灵的饼,是不会朽坏的。这饼是为了使我们与主保持永远的相交。
这意味着在圣餐桌前,我们会得到充足的供应。我们曾经是饥饿的,《圣餐仪文》谈到了我们“永远的饥饿和愁苦”,我们完全穷乏、永远饥饿。但如今,造成我们永远饥饿和愁苦的根源——罪——已经被除去了。现在我们需要被坚固、被喂养,需要得滋养、得更新。在圣餐桌前,基督满足了这一切需要。这就是他的作为!他以公义和圣洁来滋养我们的灵魂,止住我们的饥渴,从而使我们更强壮康健,能够继续前行。
基督在此相交中喂养我们。我们又该做什么呢?正如《要理问答》所说:“我从牧师的手里接受”并“用口亲尝”饼和杯。现在你们也主动参与了,从你们这方面来看,你们也开始参与这相交。我们接受饼和杯,并吃这饼喝这杯。所以说,藉着信心,我们就因基督确实为我们在十字架上献了完全的祭而真正得了坚固,并靠着圣灵的大能重新得力,重得信心的确据。
基督赐予,我们领受,这样,主因我们喜乐,我们因他喜乐。《要理问答》在这里说:我用口亲尝。德语原文中有“我享用”(niesse)这个词。我用口享用!因为这不是普通的一餐,而是一个盛筵,欢庆的盛筵,所以用“享用”来描述是恰当的。在圣餐时我们欢庆的是我们的救恩、是我们藉着圣灵在基督里与神相交这一福分。藉此,我们从新得力,灵魂得到了滋补和喂养。
每一次圣餐都使这种相交更深入、更坚固。问76的答案说到了一个事实:“藉着住在基督和我们里面的圣灵,我们愈来愈与他圣洁的身体合一”。我们与基督的联合会越来越坚固。虽然他在天上,我们在地上,但我们与他之间的属灵联结却不断得以坚固!
这也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开始活出基督徒当有的样式,我们的生命不再是自己的。而是如《要理问答》所说,受一位圣灵的掌管。我们属于基督,也完全受他的灵掌管。
领圣餐之后我们会做出这些事;我们与基督联合,不断受他的掌管。每次守圣餐都必使我们更亲近主耶稣基督,使我们与他的相交更热切。
是神在我们受洗时把我们带进这样的相交中的。他拣选我们作他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参与这种相交,行事为人必须像神的儿女。我们在基督里,也要继续在他里面。
继续在基督里。使徒约翰说,“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这句话的意思是,住在基督里面之人的罪不再算在自己头上,这样的人也不希望继续犯罪;他不再过有罪的生活,而是过寻求神的生活。我们要努力逃避一切破坏我们与主相交的事。
我们必须一再通过圣餐得坚固,因此我们要常常守圣餐,直到主再来,直到再没有罪破坏我们与神之间的相交、我们得到完全的荣耀的时候为止。那时,我们就不再需要这一圣礼了,因为圣礼只是为软弱、有罪的人预备的,而不是为已经得着完全的人预备的。
在新天新地里,不再有圣餐,作为标志和印记的饼和杯也将不复存在,基督要肉身显现,与我们在他父的国度中一起喝新酒。那时,新妇的歌声在羔羊的婚筵上将永不止息,我们与神之间的相交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交也会达于完全,我们也终将到达应许之地。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