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不是说只要家中的一个人相信,全家人就自动得救。的确,根据上下文(32-34节)禁卒的全家人都得救了。但是,他们得救不是因着禁卒的“信了主耶稣 ”,而是因为当他们都听了保罗、西拉所讲的主的道(32节),就悔改也信了耶稣基督(34节),不然,保罗、西拉不会为他们施洗(33节)。[MK1:4,5.徒2:38;8:36,37;10:47,48;16:14,15。使徒们只为那些悔改信了耶稣基督的人施洗。]所以说,禁卒的家人是因信了主耶稣得救,而不是因为禁卒的信而得救。
为什么圣经是一点一点展开的,没有一下子都让我们知道呢?
圣经是神特殊启示的书。它准确无误地记录了神是如何逐步向人类启示他自己的事实。的确,神没有一下子都让我们知道他要给我们的全部启示。
神如此做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这是神自己的意愿。如何向我们启示他自己,这完全取决于神, 这是他的主权。他乐意 “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其二,神是完美的、万能的、全知的、绝对的和无限的, 而我们人则是不完美的、有限的和相对的。如果完美、绝对和无限的神一下子把他自己都启示出来,作为不完美、相对和有限的人,我们是无法一下子理解神的启示。不然,主耶稣基督也就不必用非常简单的比喻或寓言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解天国里的事了。如此看来,圣经一点一点地展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吸收神给我们的启示;神愿意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逐步认识他。
启示录里面提到耶酥再来的时候,以色列真的只有14万4千人可以得救吗?而且各支派都有详细的数目。
启示录7:4-7节的经文是不能照字面解释的。各支派如此详细平均的数目---“一万两千”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它说明神子民人数的完全。当耶稣基督再来时,得救的人数绝对不会只有十四万四千人,因为第九到第十七节的经文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数过来得救的人数; 得救的人也绝对不会只是犹太信徒而已,因为在第三节里所提到的“神众仆人”一定包括了外邦信徒和犹太信徒。(弗2:11-22)
马可福音14章,主在设立圣餐时说: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神国喝新的那日子,请问那日子是指什么时候?请问什么叫"喝新的(葡萄汁)"?
根据上下文,主耶稣的这句话是他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讲的。“葡萄汁”这个词在原文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葡萄的产品 ”,它包括葡萄汁和葡萄酒等。根据教会史的记载,主耶稣基督在他最后的晚餐中喝的是葡萄酒,而不是葡萄汁。
“我不再喝这葡萄酒”,主耶稣在此是预言他即将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日子”是指耶稣基督再来时,所有信徒与他在新天地里同享羔羊婚筵的日子(启19)。“喝新的”,即喝新的酒,这是指新天地里的辉煌。它象征了神将来在新天地里要赐给信徒的幸福、繁荣, 和欢笑。在这个新天地里,神要擦去信徒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嚎、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所以,25节整句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虽然主耶稣将不能在这个世界里再与我们同饮这葡萄酒了,但在未来的新天地里,他必使我们与他同享那极乐的幸福和无限的繁荣。这也暗示着我们今天在主的圣餐桌前吃这饼、喝这杯时,都只是预尝“喝新的那日子 ”;唯有在新天地里完美、无限的幸福和欢笑才是我们永远的福乐。
受洗的时候,点水和浸水有什么区别啊?圣经中都是用浸下去的,为什么我们是用点的呢?虽然知道效果是一样的,但是要讲出个所以然来就讲不清楚,希望牧师给我讲一下。
在洗礼的仪式上,用点水还是用浸水就其意义而言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洗礼仪式本身并不能使人得救。洗礼是主耶稣基督所设立的。在马太福音28:19节,耶稣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根据我们的教义,这一圣礼向我们证明,并印证:1)我们在基督里已经被收纳为神圣约的儿女。2)我们一切的罪已经被基督的宝血洗净了,这使我们在神的面前得称为义。3)圣灵藉此圣礼叫我们确实知道他住在我们中间,每日更新我们的生命,直到至终我们毫无瑕疵地被带到神在永恒中拣选的圣民的会中。
综上所述,洗礼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既然洗礼是象征性的,那么在执行此圣礼时所用水量的多少并不重要。因此,施洗的方式可以是点水、浇水和浸水。这些方式的果效都一样。
但是,有人却认为浸水才是唯一正确的施洗方式。可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8:19里只说道“给他们施洗 ”,并没有说“给他们施浸”。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经文只告诉我们,“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却没有讲明耶稣在水里受洗的方式(太3:16)。事实上,圣经根本就没有给我们一个标准的施洗方式。所以,浸水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施洗方式, 而是施洗方式之一。
有人在患病及其痛苦又无希望治愈时选择了安乐死,请问基督徒能这样做吗?
“安乐死 ”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它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尽其量减少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时,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以通过提前死亡的方式减轻痛苦。--维基百科)换句话说,“安乐死 ” 也就是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的状态下通过他人帮助而自杀。
平安!耶稣在被门徒出卖时说的“求主叫这杯离开我”, 是什么意思?
主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结束以后,在犹大带人来抓他之前,带领门徒来到一个名叫客西马尼的地方祷告(太26∶39,可14∶32)。耶稣此次祷告的内容在四福音书里都有记载(太26∶36-45,可14∶32-42,路22∶39-46,约12∶27)。主耶稣知道很快他就要被卖,且被钉上十字架。耶稣不仅看见了神对罪审判的怒火的烈焰正向他倾倒下来,也同时感觉到了那烈焰的灼热;因此耶稣当时是惊恐、忧愁、极其难过,几乎要死的(太26:37;可14∶33-34)。于是,他重复祷告了三次,祈求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太26:39) 主耶稣如此恳切地祷告,以至于他的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4)。
我想问问,是不是基督徒或者是慕道友不能够和不信的人结婚?
是的,基督徒是不应该与非基督徒结婚的。创世记6:2告诉我们:“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这里“人的女子”是指非信徒。因神的儿子们娶不属神的女子为妻不是神所喜悦的,所以,在第三节里神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在申命记7:3,神非常清楚地命令以色列人说:“不可与他们(外邦人)结亲,不可将你的女儿嫁他们的儿子;也不可叫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 在第4节里,神启示了为什么他不准许以色列人娶外邦的子女。神说:“因为他必使你儿子转离不跟从主,去事奉别神,以致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速速地将你们灭绝。”但是,有些神的子民就像以扫、参孙和所罗门一样,对神的这一命令置若罔闻,执意娶外邦女子为妻,结果他们都得到了血的教训。(创26:34-35; 28:6-9; 士14:1-3; 王上11:1-3)就以所罗门为例:“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王上11:4)
在新约时代,保罗也告诫我们应只与信徒结婚。在哥林多前书7:39, 他说:“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使徒保罗有权利娶妻,但他只能娶信徒女子为妻(林前9:5)。 所以,根据圣经基督徒应该只与基督徒结婚。
您好。希伯来书10:26节讲到若人得知真道之后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这是不是说人若知道圣经中的教训却故意犯了罪,这样的人就再也没有机会悔改了,他的结局就是下地狱是吗?因为后文也提到了亵慢了施恩的圣灵,而按照圣经福音书的教导,亵慢圣灵的罪是不得赦免的。这一教训该怎么理解呢?谢谢您!
要正确地理解这节经文的教训,我们就必须从它的历史背景和上下文中去解析这句话。希伯来书是写给犹太基督徒的,也就是说这部书的第一读者是非常熟悉旧约圣经的犹太基督徒,圣约的子民。使徒保罗写这封书信给这些犹太信徒,是因为他们受到引诱,信仰开始动摇,有回归犹太教的危险。所以,在这封信里,保罗告诫他们:旧约不过预表新约,新约乃是神实践在旧约所应许的话,神的应许仍然完全确实可信,所以作为圣约的子民,他们务要坚持原有的信心与盼望,不可退后动摇,必须要在这属灵的争战中坚忍到底,尽我们的圣约责任和义务。否则,就会像当年在旷野中悖逆的以色列人一样,受到神的审判(圣约的诅咒)。
基督徒能用心理学来进行治疗吗?我们应如何合理应用心理学?
当然可以。但是,一个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基督徒应先咨询其牧师,如果牧师不能够帮助,方可再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名咨询师应该是一位以圣经为原则来解释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基督徒。
心理学的名称源于希腊语,由ψυχή(psyche,“灵魂”)和 λόγος(logos,“研究”)所组成,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二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维基百科)。目前,心理学理论的种类五花八门。但是,绝大部分的版本都是基于与圣经相抵触、不信神的主观假设,而不是真正科学研究的结果。由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精神疗法目前也都只停留在表面,并且也只能够处理在一个世俗水平上的人的心理活动的表面现象。这些理论会使我们偏离透过圣经来处理解答问题的基督徒观念。根据这些理论,首先,其一,个人的幸福是心理学追求的最高的目标--人是中心;其二,人类本性基本上至少是好的或者中性的。其次,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自身之内。多数形式的心理学认为打开个人问题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过去的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