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作者 Wolf
圣经书卷 创世记
阅读经文 创世记13 创世记14

神不仅祝福亚伯兰,也祝福他的侄子罗得。此时,亚伯兰已经有了很多牲畜和金银,罗得也有了许多的牛羊。

每天,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都早早地出去放牧,他们的身后都跟着大批的牛羊,场面十分壮观。这些牧人都很爱自己的牛羊,都想让它们吃到最好的草,并按时领它们饮水。然而,由于牛羊众多,水源和好的草场资源又有限,所以两家的牧人就为争夺水源和草场而起了纷争。渐渐地,牧人之间的矛盾从争夺资源发展到彼此仇恨、怒目相向。

亚伯兰见他们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解的状态,就将与他一起离开吾珥,一路跋涉至此的侄儿罗得召到面前,对他说:孩子,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之间起了纷争,彼此仇恨。我们是至亲,你我之间不可起纷争。虽然我心里不舍,但你还是离开我吧!这地已经容不下你我住在一起了。看哪,全地都在你面前,你可以选你想要去的地方。

亚伯兰虽然是长辈,但他却让年轻的侄子先选择。这不仅是因为他大度,又爱罗得,也因为他确信,在这地上,他不过是一个寄居者,他并不属于这里。

罗得听了叔父的这番话,便说:好的,我就先挑了。他举目四望,看见整个约旦河平原,直到西订谷的所多玛、蛾摩拉和琐珥都有水灌溉,生机勃勃,仿佛传说中耶和华的园子,又像埃及地一样,便选了那里。选定之后,罗得就收拾行装,带着他的牛羊、仆婢向东移,住在了平原的城市中,又渐渐挪移帐棚,一直到达后来被耶和华毁灭的所多玛。

罗得离开后,亚伯兰和撒莱留在了原地。可想而知,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觉冷清。以前,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至少还有罗得;如今罗得走了,他们身边因此就没有了亲人。此外,罗得虽然不是亚伯兰所生,但毕竟是至亲,可以收为继子,亚伯兰也能藉着他成为大国。罗得这一走,亚伯兰还怎么成为大国呢?毕竟,亚伯兰和撒莱自己生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想到这些,亚伯兰十分软弱。

一天,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举目,从你所在的地方向东南西北观看。你看见的地方,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要使你的后裔好像地上灰尘那么多……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

耶和华的再次临到像是给亚伯兰打了一支强心针。亚伯兰起身,脚下的台地(注:台地是指一种凸起的面积较大且海拔较低的平面地形)是一片旷野,那里山石嶙峋,偶见低矮的灌木和荆棘。站在这台地上极目远眺,他看见希伯伦大片的橄榄树和葡萄园、色彩丰富的田野和波光粼粼的池塘,北面还有大片的橡树林。

亚伯兰向希伯伦幔利的橡树迁移,并在其附近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那时,全境风云四起、战事频传。南方五王,也就是下约旦河流域和死海地区的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一直服在北方大河流域的王基大老玛权下,被迫向他进贡了十二年。到了第十三年,他们就起兵反叛了。次年,士拿王暗拉非和基大老玛及其盟军发兵平叛,攻打与约旦河流域接壤的地区。他们连连的手,一路南下,直到红海的东北支,而后取道加低斯,攻占了亚玛力人全部的领土,还击败了亚摩利人。

亚伯兰所在的希伯伦虽然离五王的战线不远,但或许由于那里是台地,南侧都是悬崖峭壁,北方四王的军队从南面攻打的难度相当大,所以他们没有进军希伯伦和幔利橡树,而是继续东征,往美丽富庶的西订谷,也就是所多玛的方向行进,毕竟,反叛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亚伯兰看到北方四王的军兵向所多玛进发,心中就为罗得焦急,怕他也遭掳掠,甚至性命不保。

此时的南方五王已商议好了对抗北方四王的策略,他们要利用北方军兵对西订谷的地形不熟悉这一点,让敌军葬身西订谷的漆坑。于是,南方五王亲自率军在西订谷排兵布阵,严陈以待。等北方四王的军兵一到,五王的军兵就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没有想到的是,北方联军的战斗力极强,而且越战越勇,战场的形势对南方联军越来越不利,大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见情况不妙,就仓惶逃跑,不慎都掉入漆坑中。二王的脱逃大大地削弱了南方守军的士气,也动摇了守军的军心,以致守军的将士也纷纷逃离战场。

这时,有一个从西订谷逃出来的人气喘吁吁地跑到幔利的阶地,告诉亚伯兰说,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已经逃跑,他们的所有财物,以及一切粮食都被夺走,就连罗得和罗得的财物也被一起掳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亚伯兰心急如焚。难道侄儿罗得将终身为奴,他的儿女们将终身服侍北方的王?难道他们将不得不和大河之畔的人一起崇拜日月,行耶和华眼中可憎的事?难道耶和华赐给他的丰厚家产将落入外族的手中?

不行!我要去解救罗得,并要帮他把财物夺回来。亚伯兰立即行动起来,抽调自己家里生养的精炼壮丁三百一十八人,又邀上与自己结盟的亚摩利三兄弟以实各、亚乃和幔利一起,往北追赶了约五百公里,最后在但追上了北方四王的军队。

那时,夜色已浓,人们大多已进入了梦乡。亚伯兰的队伍也已经疲惫不堪。经过一番侦查和研判,亚伯兰作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他们必须以逸待劳,趁敌人不备,连夜出击,出奇制胜。亚伯兰虽然顾念自己战士的体力,但事已至此,击败北方四王的兵力,解救罗得,为他夺回财物才是头等大事。于是,亚伯兰将自己家的壮丁和盟友分为几队,趁着夜色向北方盟军发起了攻击。寂静的夜里突然杀声四起,敌军措手不及,慌乱应对。经过一夜的厮杀,暗拉非和基大老玛及其军队不敌亚伯兰的人马,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仓惶逃往大马士革。亚伯兰的军兵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大马士革北面的何把,并将北方盟军所掠得的所有财物,以及罗得和其他族人、妇女都夺了回来。

晨曦初露时,胜利者的欢呼声响彻山间。重获自由的罗得与奋不顾身解救他的叔父亚伯兰紧紧相拥,两个七尺男儿都泣不成声。罗得所流的是感恩的泪,感谢叔父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全力解救他;也是亏欠的泪,当初牧人相争时,他没有让自己的牧人作出退让,当叔父让他选择想去的地方时,他当仁不让,选了最富庶的地方。亚伯兰哭却另有原因,那是思念的决堤,也是对罗得的不舍——罗得的心若信靠顺服神的呼召和带领,不在耶和华神和世界之间徘徊,他何以至此?

叔侄二人平复心情,军兵稍事休息之后,亚伯兰一行就启程南下,要返回自己的地方。亚伯兰带兵北上大获全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境,传到了藏身于洞穴的所多玛王耳中,也传到犹大地撒冷王麦基洗德的耳中。这两位王同时来到沙微谷迎接亚伯兰,沙微谷就是今天的耶路撒冷以西的地区。

麦基洗德是一位传奇人物。圣经中没有有关他父母、族谱、生卒年日的记载。他的名字翻译出来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公义的王”,其次就是“平安的王”。他是耶路撒冷王,也是至高神的祭司,且永远作祭司。他所预表的就是耶稣基督。

听说亚伯兰得胜归来,他便带着饼和酒,设宴迎接他,并犒劳他的军兵。出战多日,亚伯兰一行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麦基洗德为他们摆上新鲜的饼和甘冽的酒,军兵无疑如同旱地逢甘霖。亚伯兰和他的军兵大快朵颐,开怀畅饮。

众人饱足之后,麦基洗德走向亚伯兰,伸手为他祝福:“愿创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给亚伯兰。把敌人交在你手里的至高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听到麦基洗德的祝福,亚伯兰心情十分激动。对于他蒙召离开吾珥这件事,他的家人并不理解他;他客居他乡时又常常受到当地居民的排挤。所以这些年,他十分孤独。若不是神与他同在,亚伯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麦基洗德虽然不是他的本族,却和他一样称呼主名,和他一样,深知这次的得胜是神的手做工的结果,应该归荣耀与神。这让亚伯兰看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孤单的行路者,在这世上,他有真正的弟兄、亲人。亚伯兰因此更坚信和盼望神应许的实现。

亚伯兰欣然接受麦基洗德的祝福。向来位份高的给位份低的祝福,所以,亚伯兰欣然接受说明他承认麦基洗德的高位。亚伯兰又拿出北征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了麦基洗德。他的这一举动说明他承认麦基洗德是至高神所立的祭司。

所多玛王看到亚伯兰如此尊崇撒冷王麦基洗德,就觉得身为王,他自己也理当受到同样的尊崇。于是,他摆出一副王的姿态,以命令和施舍的口吻对亚伯兰说:“请你把人交给我,至于财物,你拿去吧。”

对于一个在荣华富贵中过着糜烂生活的王来说,还有什么比主动让出财物更慷慨的呢?所多玛王觉得亚伯兰该对他感恩戴德了。然而他忘了,他不过是一个战败将军,他已经没有权利支配被敌人掳去,又被亚伯兰夺回的财物了。

对于所多玛王所谓的“赏赐”,亚伯兰并不领情。他指着耶和华起誓说:“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也不拿。”

亚伯兰不需要财物吗?不喜欢财物吗?不是!他作出这样的回应有他的考虑。所多玛王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在他看来,财物会给他带来享受,所以他有财必敛,哪管这财该不该得;而亚伯兰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原则,他不愿意将受害人被掳掠的财物占为己有,因为这在他看来是没有道义的。此外,亚伯兰知道,耶和华神是他的供应者,自己必不至缺乏,何必因眼前的这些财物给所多玛王留下话柄,日后跟人说,是他使亚伯兰发财的呢?

亚伯兰虽然自己不要所多玛王的一针一线,但他很清楚,他拿下全部财物也不是不公道。所以,他接着说:“我什么都不要,除了仆人吃掉的以外,但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份,让他们拿去吧。”

亚伯兰与两位王在沙微谷的会面结束了。此后,人们各回各城。罗得再次告别叔父亚伯兰,又回到了遭受重创,却依然秀美的所多玛。殊不知,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