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作者 G.Vandooren

“敬拜仪式”(“Liturgy”)一词来自旧约(希腊文旧约或七十士译本)中的一个动词,其大体的意思是“服事耶和华”,更具体地说,这个词描述了围绕会幕和圣殿的仪式,是祭司和利未人的特殊“服事”。所以它成了我们称之为“公众敬拜”的一个通俗用语。

在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中,应该牢记这两个意思:一般的含义和具体的含义。在耶和华所定的日子聚会(见引言),那日是神职人员所有事工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教会生活的中心,因此它是每个基督肢体成员的生活中心。诗篇42、84、122和许多其它的诗篇都非常优美地表达了这一点。“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虽然我们听到这些渴慕的呼喊来自旧约时代,新约时代的教会也毫不犹豫地全盘接受了。耶稣基督成就了旧约的敬拜礼仪,从而使“敬拜礼仪”更为丰富。我们在希伯来书12:22和其后的经文中看到,我们不是来到西奈山(这里代表整个旧约中与神的相遇),“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这句气势宏伟的恩典之言意味着新约比旧约更优美,目的是为了警告犹太基督徒不要受诱惑,以致回到圣殿或会堂。这也把每个主日与主相遇的荣耀和圣洁浇灌在我们的心里。在新约教会的聚会中,天上的耶路撒冷临到我们中间,我们与天使一同敬拜。我们是在“那位升天的头生者的会中”。 我们强调敬拜的聚会,就是在最恩慈,至圣神的同在中,对此强调怎么都不过分!

罗伯特·雷波恩(Robert G. Rayburn)在他的新作,“来吧,让我们来敬拜”(“O Come, Let Us Worship”,副标题:“福音教会的集体敬拜”:“Corporate Worship in the Evangelical Church”)一书中,一开始就说,“敬拜神会立即成为一名真信徒最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今天一般的福音教会中最不幸忽视的活动之一”。他的经历迫使他写下这本书,藉此他详细阐述了圣经如何教导我们有关与耶和华我们神的相遇。

因为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关于“归正教会敬拜礼仪”的定义,所以在此不能详谈这本书。提到此书只是为了强调我们敬拜仪式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因为神与我们同在。这应该支配我们在教会的态度,以及敬拜仪式的每个细节。

雷波恩本人针对“福音派”教会说:在这些教会中,把圣经作为神完美的话语,根据圣经来传讲罪人得救是单凭恩典;但是,有一个危险,就是人的得救和他的经历成了核心,没有正确地谨守敬拜礼仪的每个或所有成分:不仅讲道,而且唱诗、祷告、认罪等等,我们整个的态度都应反映出来。后面会进一步具体讨论每一个成分,以及这些步骤的正确次序。

这足以警戒我们自己,或是彼此警戒:这类“不幸的忽视”也存在于我们归正教会中。我们的心态,我们上教会前的准备,我们在各个敬拜环节中的表现,是否说明我们对这位圣洁神的同在充满敬畏之心呢?引用希伯来书12章结尾的话:“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我们是怀着“破碎的心和痛悔的灵”来教会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敬拜程序几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聚会,我们聆听,并且评价讲道,就是我们花钱雇来娱乐我们的人,这岂不是一个特殊的“归正派”的危险吗?当然了,希伯来书10:25说过“不可停止聚会”;但含义不只如此!聚会是朝见耶和华,是到永生神的城里,天上的耶路撒冷。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态一起继续默想归正会敬拜礼仪的意义。

现在我们要来关注“归正”这个词。谈到归正派的敬拜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美妙之处),不同于其它的敬拜礼仪。

虽然我们不打算提及,并分析天下所有的敬拜礼仪,但有必要说一下,就一个特定的方面而言,“我们”的敬拜礼仪本身在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

一方面,有罗马天主教的敬拜仪式,不仅其中心是“可诅咒的拜偶像”仪式--弥撒(海德堡要理问答,主日30),而且整个会众或平信徒实际上是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全会众没有到场的必要!主教或神父所在之处就是教会,即使他是独自一人,或是在祭坛上忙碌。

另一方面,存在各种形式的独立主义,可以归结为:各个信徒的聚会,没有特殊的职分参与:只有“全体会众”。每个成员都贡献自己的想法;谁都可以随便参加。特别是随着现今的“新五旬节运动”的蓬勃发展,这种“大聚会”办得轰轰烈烈。

许多人似乎都被这种形式的敬拜所吸引,甚至包括具有归正教会背景的人。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离开归正教会,通常的回答是:“因为(加拿大的)归正教会太‘制度化’了。会众的出席寥寥无几。教会的敬拜成了一个人的事,没有机会让个人来自发地表达心中的感动。”所以他们试图找到一个具有早期基督教会生活元素的地方,这是他们的看法。所以我们夹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是只有神父占主导地位,另一个只有会众。

那么,归正会敬拜礼仪的独特本质、特征、和形式是什么呢?

归正派的敬拜礼仪是“圣约性”的。我们都知道“洗礼仪式”中说:“在所有的约中都有两部分。”我们可以加上:“在所有的约中都有两方”。这两个并不相同。在这个圣约中,“两方”是指耶和华和他的百姓。而另一方面,“两部分”是指神在敬拜仪式中“贡献”的部分(正是我们所讨论的),以及他百姓“贡献”的部分。

当然,这个陈述必须被进一步限定。首先,这个圣约中的“双方”不是平等的,所以他们互相的“贡献”不是同等或同类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恩典的圣约是双边的,并且在其中,也包括在敬拜礼仪中,有耶和华和我们之间“来往”的关系,但是,这个圣约的本质是作为一个契约赐给我们,是一个白白的至高礼物。当我们还做神的仇敌时,“爱从单方面而来”。耶和华过去和现在都是主动的一方。所以这个圣约就其本质来说,当时不是“双边”的,并且始终都不是双边的。我们始终都是处于领受的地位。即使我们奉献给神,我们给的也是我们先前所领受的。

然而,在这个赐福的圣约关系中,仍然是双向的互动。所以,归正会敬拜仪式中的各个“部分”可以分成两组,即来自神的那部分,例如他的祝福,他的话语(讲道),等等,另一部分来自我们——他的民,例如赞美、祷告和奉献,但是最主要的奉献还是悔改和感恩的心。对于我们来说,自觉地参与敬拜意味着,我们完全知道在做什么。首先,我们应该完全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在圣洁的神耶和华的同在中。其次,我们确实得到他的祝福;我们听到他对我们讲话,然后我们以信心回应。最后,我们也以感恩为祭献给神,我们唱诗,不是为了使我们自己高兴,而是为了荣耀他的名。这就是归正派的敬拜仪式,也必须逐渐形成这样的敬拜礼仪,这个小册子就是为了促进这一点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