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停下来,不再查阅希腊字典,而是大声地问候他的助手,“罗伊,很高兴看到你回来,你有找到什么美味作晚餐吗?”威廉.罗伊 (William Roye) 静静地把身后的门关上,朝着丁道尔的桌子走过去。他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先生,我在市场买东西时,有人把这封信放进我的口袋里。”他把信递给丁道尔时,看到那杂乱无章的桌子---纸张,鹅毛笔,书,到处都是书。罗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而丁道尔接过那封信,并示意他坐下。
那封信来自英国。自从一年多前离开英国后,丁道尔很少收到来自他祖国的消息。当他看到这封信时,实在是雀跃不已,因为他认出这是他最好朋友的笔迹,他是汉弗莱.蒙默斯(Humphrey Monmouth),一个伦敦商人。不过,丁道尔的喜悦只是昙花一现,因为蒙默斯在信的开头叙述了有关信徒受迫害的消息:“最近,有一位神父被活活烧死,只因他用英语教他的女儿背诵主祷文…”读到人们因信仰而被杀害,这真是令人悲伤!为了服从神而不服从英王亨利八世,以致要面临死亡,令人悲痛!
接下去还有两页纸,满是书写整齐的字迹,内容都是对丁道尔在德国的秘密工作给予鼓励和劝勉。最后,蒙默斯在信的结尾提出警告:“威廉,你要格外小心!英王的间谍正在找你,如果你要拜访印刷商,请在夜幕降临后再去。”
丁道尔专注地想着,把信摺起来,塞进口袋里,他尝试继续工作,但无法再集中精神。在德国这个地方,逃亡者的生活是孤单和困难的,然而,自怜的想法不过是片刻而已,丁道尔凝视着眼前书桌上成堆的文件,他注意到罗伊正忙着写作。神给了丁道尔一个使命,这是不争的事实,要完成这使命,躲在家里是行不通的;这是至关重要的使命,就是把新约部分译成英文。
当罗伊拿着信进来时,丁道尔拾起那丢在地上的鹅毛笔,把椅子拉到书桌旁。他核对自己写下的最后一个句子,嘀咕着说:“一名耕童会知道什么是百夫长吗?他划掉那个艰深的字,改为“中队长”,而“开除教籍”一词则改为“被逐出会堂”。
数小时过去了,丁道尔作了更多的改动,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词,这些词能让英国的普通百姓更容易了解神的话语。
二人吃完晚餐后,已经非常晚了。他们实在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一直不停地翻译。此时,薄暮低垂,丁道尔穿起外衣。“我想现在还有时间让我们拜访一下昆泰尔(Quentel)。
“要当心。”罗伊看到丁道尔打开了前门,向左右看了看后,大胆地走到街上去。
昆泰尔的印刷店并不远。街道上几乎空寂无人。丁道尔一人的脚步声传到房子的墙上,发出回响。他敲了敲昆泰尔的门,那印刷商亲自开门让他进来。在一个秘室里,藏了大量马太福音的稿子。“威廉,过不了多久,我们会把三千册你所翻译的新约,用船运到伦敦!或许今天我们就可以完成马可福音的印刷工作,不过…”
昆泰尔停了下来,威廉催促地问他:“不过什么?”“科奇亚斯神父 (Father Colcheus) 今天经过我们的店,你知道我也为他印刷一些东西,不是吗?威廉点点头。“喔,科奇亚斯神父邀请我店里所有的工人到他家参加宴会,所以我让他们提早离开。”
丁道尔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头有点发沉,满是思虑。这是一个清澈的夜晚,天上的繁星照亮了科隆的街道,照明了他回家的路。他感到奇怪,为什么罗马天主教的神父忽然对昆泰尔的工人这么友善呢?他想做什么呢?他想得到什么呢?
科奇亚斯神父也正赶着回家,他刚完成了一个晚间的任务,但他却与丁道尔不同,他的任务并非神圣的任务。他曾拜访过赫尔曼.林克 (Herman Rinck),这人是科隆 (Cologne) 议会中一个有势力的成员。起初,林克不想听这巧舌如簧的神父说话,但科奇亚斯神父却坚持说:“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告诉你,我发现了两个藏匿在科隆的英国人。其中一个正在把新约翻译成英文。昆泰尔正在印刷三千册译本,是三千册啊,林克!是在他店里一个隐秘的地方印刷。当这些译本完成后,就会用船运到英国去。“ 林克盯着神父那红红的脸。“你怎么…”他正想开口,神父却不让他说下去。
“这是非常紧急的,你快去通知红衣主教沃尔西 (Wolsey),以及英王亨利八世,你必须捍卫英国不受路德一伙人的邪恶教导,你一定要…”
林克再次打断他的话,这次更为坚定。“你怎么知道这一切?”
“喔…我…嗯…为印刷员工安排了一个宴会,这只是想…让他们有足够的酒喝,你不会怀疑这消息的准确性吧?”陷入沉思的林克,一边摸着他那又短又乱的胡子。
“嗯…”那红脸子的神父显得有点不耐烦。“你会怎样处理这事?”
“这样吧,”林克回答说:“明天大清早,昆泰尔和那两个英国人会被逮捕,而那些新约也不会运到英国去,我确保这事会这样办!”
就在林克与科奇亚斯神父的谈话结束后不久,丁道尔已到了通向他寓所的台阶,他正在口袋里找钥匙时,忽然后面传来的低沉声音把他吓了一跳。“不要动。”这声音低如耳语。“仔细听着,你现在非常危险,明天早上七点钟有人会来逮捕你,你所有工作都会被毁。” 丁道尔慢慢转过身来,看见一个男人的黑影消失在黑夜里。
没有迟疑,他立刻把那大钥匙插进门锁里,打开门。“威廉!威廉!”
威廉.罗伊带着困倦的脸容,出现在走廊的另一头。“什么事?你为什么大声叫嚷?”
“朋友,我们被人出卖了。明天早上我们就会被拘捕,赶快穿上衣服,来帮我!我们必须马上离开。罗伊不必再听一次,他迅速穿好衣服,一边想着什么东西该收拾,什么东西该留下来,丁道尔的书,所有的圣经和字典立刻被放进一个大箱子里,衣服,餐具及其他用具则被留下来。他们俩一人一边抓着大箱子两边的把手,走出了前门,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在丁道尔回来后的短短几分钟之内。现在他们要尽快赶去昆泰尔的印刷店。
当丁道尔再次敲印刷店门时,已接近午夜了。三个人凑在一起很快的作了一些决定。他们必须在七个小时之内离开。罗伊的任务是去找一艘船,要当天大清早离开沃姆斯,而且愿意让他们上船。他消失在莱茵河的方向。昆泰尔也隐没在黑暗里,他要去找一部运货车和马匹,以便把部分完成了的圣经安全运到船上。
威廉独自留在店里,他的工作是要把印好的福音书装到空面粉桶里。两小时后,当昆泰尔带着运货车和马匹回来时,丁道尔已经装满了十桶。昆泰尔马上帮他。四点钟,威廉跑回来时,他们已差不多完成了装桶的工作。“我找到了一艘船。”罗伊气喘喘的坐在地板上,昆泰尔朝着他微笑,小心地从书架上取下一部新约的手抄本,这是他在店里一直使用的圣经,他用布包好,放进装有丁道尔的圣经和字典的箱子里。
七时还未到,运货车已装得满满的,朝着港口的方向前进。偶尔传来几下狗叫声,但在科隆,还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个早晨---是一个充满神迹的早晨!通常需要花上一小时才能把运货车拖到莱茵河。既然是九月,河水正是最浅的时候,昆泰尔把运货车直接驶到平底货船上,罗伊已检查过,这船是安全可靠的。当东面的天空慢慢地转变成玫瑰的红色时,那沉重的货船正悄悄地驶在平静的莱茵河面上,渐离科隆,朝着沃姆斯驶去,朝着那安全的地方。
神为英国的改革预备了环境 1492年,当路德只有九岁时,威廉•丁道尔出生了,他生在英国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北尼比利村(North Nibley)。年青时,丁道尔曾在牛津及剑桥大学攻读。期间,他有机会听闻和阅读马丁•路德的德文著作,就是有关神赐下的救恩完全是出于恩典的说法。
1521年,丁道尔被按立为罗马天主教神父。当时英国的罗马天主教会极需改革。在英国,教会的仪式不是用英语,而是用拉丁语进行的,因此,人们完全不明白神父说了什么,而神父往往也不明白他们默记的拉丁语经文。情况更糟的是 —— 许多神父既不能读,也不能写!神的子民竟迷失在无知与迷信当中,这岂不令人诧异吗?(何西亚书4:6) 无知的事多如牛毛。例如在1551年,一群神父被问及一些有关主祷文的简单问题,竟然有39人不知道在圣经何处可以找到主祷文;24人不知道主祷文是谁写的;10人不能背诵。此外,许多神父醉酒,或沉迷赌博和贪财。人们往往对魔法和巫术比对身穿黑袍的人更有信心。
不过,丁道尔却是一位虔诚的年青神父,神很早就为他的仆人丁道尔预备了一份特别的工作,他用圣经教导人,满有权柄,人们都喜欢听他的教导,丁道尔传讲救恩是白白的 —— 人们不必付钱给教会去换取救恩。他也批评神父的醉酒与赌博。不久,那些神父就开始憎恨丁道尔,他们控告他传讲异端,但指控没有结果。因控告者不懂圣经,不能为他们的指控辩解,丁道尔深感难过,且非常愤怒,因为他看到他的同胞,普通的劳苦大众,无法听到圣经,也不能读圣经。他起誓,并对那些控告者呼喊:“如果神假我以年,不用多久,我会使普通百姓比你们更明白《圣经》。”
神为百姓在德国预备了英文圣经
运载着一桶桶违禁品的货船终于安全抵达沃姆斯,从沃姆斯城,那些未完成的马太福音及马可福音被偷运到伦敦,不久就销售一空。
六千册完整的圣经其后在沃姆斯印刷出版,且被运到英国。仓库保管员,造轮工人,做帽匠,修补匠及裁缝等,他们都有共通的地方:就是对神的话语的渴慕。由于一本圣经的价钱相当于半个星期的工资,如果有人不够钱,他可以与邻居合购一本新约。因此,神的真光就这样在英国照耀起来。
当时,拥有圣经或运送圣经都是非常危险的,人们会因为拥有圣经而被扔进监狱。如果偷运圣经的人被抓,几乎是等于判了死刑。当时,商人被逼发誓不会偷运新约入境。如同点燃的大火一般,罗马天主教集中了很多的新约,当他们收集到很大量时,就在伦敦举行一次焚烧圣经的行动。焚烧圣经时,冒出来的黑烟和臭气是对神最大的亵渎。
被逐者被的出卖和受死
英王亨利八世一直不肯放弃逮捕威廉•丁道尔。1534年,一个名叫亨利•菲利普斯 (Henry Phillips) 的特务,查到丁道尔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Antwerp)。当时,丁道尔正忙于翻译旧约,好像犹大一样,菲利普斯先对丁道尔以朋友相称,但后来却出卖了他,把他交到有关当局的手上,使他成为殉道者。在监里待了十八个月后,丁道尔被判为异端,他唯一的罪就是他希望同胞能够阅读圣经。1536年10月6日星期五,他被带到十字架前,十字架由两条大梁木组成,上面有一条链和垂着的一根绳子,他们用链锁把丁道尔拴在十字架上,然后用绳子把他绞死,焚烧他的尸体。就在丁道尔离世那天,他的舌头好像快手笔(诗篇45:1)。他最后的呼喊是:“主啊,求你打开英王的眼睛。”他死时只有44岁,他用生命谱写了最美的乐章,死后安息在天使的怀里。
神开了英王的眼睛
丁道尔被处死后两年,迈尔斯•科弗达尔(Miles Coverdale)受邀到伦敦的皇宫里。在丁道尔翻译旧约的基础上,科弗达尔已经完成了全本圣经的翻译,并把整部圣经献给英王亨利八世。亨利在他的主教确认这部圣经没有异端内容之后,在1538年9月5日颁下谕令,规定英国每所教堂均需陈列一部完整的圣经。在科弗达尔版圣经的扉页上,印着以下的文字:
“奉英王陛下特许展示。”
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批准了另一个圣经译本,这本称为英王钦定本的圣经差不多百分之九十都是丁道尔的工作。 1952年,修订版标准译本出版,这个版本也保留了丁道尔翻译的大部分内容。
1979年,另一本英文新译本圣经问世了——和合本,丁道尔翻译的很多内容也可以在这译本中找到。
生命里有许多珍宝:食物,家庭,健康,值得提及的不多。不过,只有一件珍宝不会消失,只有一件珍宝永远保持不变,这个珍宝就是,丁道尔,这位用生命歌唱的殉道者盼望流传下去的。饭前或饭后,当你和家人一起阅读圣经时,你就会听到这用生命歌唱的声音(以赛亚书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