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沙的围墙是阴森的—阴森而高耸。我是弗朗西斯科,是在教会里的一个神职人员。这是主历1077年,我要亲自写下这些事情,把这个发生在这些围墙内外最引人触目的故事告诉你。
卡诺沙是一座城堡,矗立在距离意大利帕马不远的一个山顶上。山下被一个村庄围绕着,来访者需要花许多个小时攀越山岭才能到达;其实我自己也曾与教皇(或译教宗)格列高利七世(,或译贵格利七世)一起到过这城堡。教皇的长相并不好看,身裁矮小肥胖,双腿短小,他的声音尖锐,令他的随从都不敢不服从。但他身上有某种东西,是我无法解释,但却赢得众人敬畏的。我知道我的身形比他大一倍,也被认为是学者,但每天我却力求赢得他的欢心。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正在旅行的路上,当时是仲冬时分,我们正在从罗马到德意志的途中;忽然看到汗流浃背的先遣人员,正骑着快马,向我们奔驰过来。虽然我和他们有一段距离,听不到他们向教皇说的话,但不久,我们这群中所有的神职人员、僧侣及主教,很快地便知道那信息。“国王亨利正在赶路,听说他要追杀教皇,并且身上藏有武器。”这时天气非常寒冷,一阵狂风拍打着我们的斗篷,我们都在颤抖;但使我们颤抖的寒风,其威胁却比不上亨利国王的军队,因为他们要来攻击和屠杀我们这群手无寸铁的人。
教皇格列高利立刻下令改道,于是我们便掉头,冒着迎面而来的风雪,赶往卡诺沙;要徒步走上几个小时并是不好受的。卡诺沙的主人是托斯卡纳的女伯爵马蒂尔达。当我们快到达城堡的厚围墙时,我们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城堡建筑了防御用的城垛以保护弓箭手,这看来是一处非常安全的地方。我们排成一行,快步疾行,越过那边远的小村庄。当看到卡诺沙的城门被提起打开时,我们低落的心情也跟着被提升起来女伯爵马蒂尔达十分仰慕罗马教皇,因此,当她看见我们来到时,便热诚地欢迎我们。
追逐我们的人,很快就要来到。就在第二天,一个曾在国王手下供职而亲眼见过亨利的守卫,在北楼上一眼便认出了这位德意志国王。不过,当这守卫跪在女伯爵马蒂尔达和教皇面前时,他却报告了一件奇怪的事。他说,那个怕死的亨利并非骑着马,他没有带军队,也没有穿戴盔甲;事实上,他是单独一人徒步来到卡诺沙的!这时,在那些主教的脸上可以看到惊恐,他们轮流观察这位德意志的王子一步一步的踏上那马骡行走的石径;当亨利经过村庄的时候,我也注视了他一会儿,他的样子完全不像一位君王。他垂下头,无精打采地走著。
这个围绕着城堡的小村庄卡诺沙,大部分都是荒芜之地。这一点都不奇怪!当收到军队要来转向毁灭这个城的通报后,谁还会这样愚蠢留在那里呢?女伯爵仁慈地打开城门,不单是为了我们,同时也为着住在附近受她庇护的村民。他们当中很多人正拿着连枷状武器及棍棒,在内城里走动,准备作战。所有人都知道亨利正在城墙之外;人人都知道他没有穿戴盔甲,并且对其竟然没有拿武器来叩卡诺沙的城门,都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天空再次开始下雪,并刮起风来。亨利身上所穿着的薄羊毛的悔改衣服并不能保暖。在大礼堂的中央,教皇格列高利正坐在旺盛的火堆旁,四周充满了种种猜测。女伯爵马蒂尔达和几个主教正在议论亨利究竟是从那条路到达意大利。在冬天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非常危险的;而塞尼山口的地势,即使对富有经验的爬山者来说,也是变化莫测且充满危险的;不过,他们都同意一点,就是亨利一定曾越过那些山脉,延山壁滑下,然后再进入托斯卡纳,而逐步攀上卡诺沙。
当亨利到来的第一天, 城门仍然紧闭,但他似乎已决定不会离去。他来回走动,以尽力保持身体温暖。那些从北楼上观看他的人,清楚地看到他是没有穿上鞋子的,因为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是他赤脚印下的。人们到处在谈论着亨利的出现,包括在城堡内的小教堂、女仆,守卫以及城堡内的普通平民。有些人认为亨利很愤怒,但又害怕格列高利,因为他们知道教皇正准备前往德意志去选出一个新的国王来,就是一个将会取代亨利的国王。其他人则十分肯定的认为亨利对所做的事已真正感到歉疚,这包括他曾命令其臣民不要服从教皇,又曾说教皇受到神的咒诅而应被撤换。我亲耳听到这些谈话,至于应相信哪一方,我一时未能做出决定。
第二天破晓时,晴空一片。亨利仍站在城门外,被粗劣的外衣紧紧包裹着的身体,好像冻得僵直似的,是亨利睡着了吗?我对他单独一人前来的仓卒行动感到惊讶,因为只要教皇一声下令,亨利就会马上在人间消失。啊,但如果格列高利做出这谋杀的命令,谁会再视他为基督的代理者----一个应该是满有慈悲的人呢?
在那一整天,教皇格列高利,坐在火旁,一口口地抿着加了芳草的酒,脸上显出郁郁不乐的神情。有些人间或会向他报告,说亨利仍然流着泪在城外叩门。有一个僧侣错误地称亨利为“王”,教皇格列高利立即从椅上站起来,眼睛闪着怒火,说:“你说什么?王?你最好叫他做异教徒!我已经解除了所有基督徒要向他效忠的誓言的约束!我已禁止任何人再承认他是王!所以你不可再称他为王!”那僧侣畏缩地站在一旁,我在远远的角落观看并留心听着,为他感到难过;事实上,要忍受教皇的怒气并非乐事。
该晚,女伯爵马蒂尔达看到亨利跪在她门外的雪中,便恳求教皇格列高利饶恕这个人,教皇格列高利对她的恳求拒绝做出回应。当我要离开赶往小教堂时,她和许多主教们,仍一直在极力恳求教皇格列高利,能因着亨利谦恭的行为而接纳他。
在石砌的小教堂里,强风从间隙中吹入。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快地便作完了祷告。周围一片漆黑,唯一可见的光线,是在前面圣坛旁的烛光。燃烧中的蜡油,发出刺鼻的烟雾和难闻的气味;石墙上的寒气刺透我的骨头,使我躺在地上的草垫时,也不敢脱下长袍。亨利则不能有这种奢侈的享受,他仍然站在门外厚厚的雪中。
第三天早上,我们所有人都注意到亨利正在雪中蹒跚地走著,他悲痛地哭喊,并大声呼求,好让所有听到的人能伸出同情之手去帮助他。这时, 有许多的耳语传出:“真是狠心。”、“神会怜悯那些悔改的罪人。”以及“教皇不也是应该有怜悯心肠的吗?”只见教皇格列高利显出激动不安的样子,在大礼堂内来回走动。他头上的三重冠冕醒目地标志着他教皇的显著地位,就是:一个管辖人们灵魂的人。他是这样顽固,但最终在他的主教们以及女伯爵的说服下,终于同意打开城门。因此,在第三天晚上,教皇终于准许亨利进入卡诺沙。亨利拖着冻僵了的脚,一瘸一拐地走进来。
这位德意志国王被引领进入大礼堂,直接觐见教皇,他毫不犹豫地跪在教皇格列高利面前,吻他的脚。教皇把这个全身覆盖着雪的人从地上扶起来,让他站直身子,并对他说:“我把你从咒诅的捆绑中释放出来,再次接纳你回到神圣大教会的恩典里。” 我,弗朗西斯科,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亲眼看见这件事,也如实地叙述出来,但我所看到的比我刚才告诉你的还要多。亨利的眼睛,虽然因睡眠不足和曝光过度而布满血丝,但却是高傲的,丝毫没有一点真正的忧伤显露出来;而教皇的眼睛,虽然因面对熊熊火焰的照射而半闭着,但却是冷漠和愤怒的,没有显露出一点点真正的饶恕。因此,我把这事告诉你,你认为谁做得对呢?是那个没有真正饶恕别人的,还是那个没有真心悔改的呢?
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吗?
请看看使徒信经。我们经常在教会里吟唱和背诵这信经,在其中,教会承认:我信圣而公之教会。请注意,耶稣基督的教会被称为大公的(按:或作普世的)。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因为大多数人都以为罗马天主教会才是大公的教会;不过,对基督的教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名词,因为大公的意思是普世的:全世界的意思。主耶稣岂不是命令我们要把福音传到地极吗?
福音经过400年的传播后,教会似乎已完成了大使命,基督教会在整个罗马帝国已被建立起来,教会的名字逐渐改为罗马大公教会(按:或译罗马天主教会)。为何教会要以罗马这个城市来命名呢?因为罗马是帝国的首都吗?完全不是。教会里许多人都认定罗马的教会为整个帝国中最重要的教会,因为使徒保罗及彼得都曾在那里工作,死在那里,最后也埋葬在那里(见使徒行传第28章)。他们声称使徒彼得曾做过罗马的第一任主教,因此他是教会里最重要的人物。彼得死后,另一位主教接任这职位,而在他死后,又有另一人继任,一直接续下去。每一个新的教皇都声称自己得着当日使徒彼得所拥有的能力。罗马天主教声称有一系列的人选继承此职位,这些人负责在真理上带领教会。因此,称这些人为“教皇”,又有什么不对呢?简单来说,教皇就是父亲的意思。教会内有人负责看守一切,并负责捍卫神话语真实性的工作,不是一件好事吗?
罗马的教会保持这传统直至今天。他们声称教皇是使徒彼得的合法继承人,是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代表者”,这样说合理吗?这真是耶稣在马太福音第16章中, 对彼得所说的那段话的含义吗?让我们从圣经里找寻正确的答案吧。
当主耶稣问门徒:“人们说人子是谁?”使徒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这是一个很好的信仰告白。 耶稣回答说:“我告诉你,你是彼得(彼得=磐石之子),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死人所居留之处)的权势不能胜过她。”你可以从马太福音第16章16-18节里看到这段经文。如果你细心阅读,你就会发现,神不是计划把他的教会建造在彼得这个人身上,而是建在他对基督的信仰告白上。耶稣基督的名字是教会的根基。每一个人都要承认这名字,彼得是第一个承认这名字的人,但这样做却不能使他成为教会里最重要的人物。
彼得所做的工作是否比其他使徒更重要呢?当然不是!启示录第21章14节说,所有使徒的名字都被列为基督教会的建造者,并非只有彼得一人的名字!此外,主耶稣清楚教导我们说,凡是他的门徒都要做仆人,不是做统治者或炫耀权力者。有一点你也应该知道的,就是彼得曾否当过罗马主教,是很值得商榷的。记住:圣经没有说,彼得是否在初期教会里当过最高的职位。
你对“主教”这个词是否感到陌生呢?事实上,这个词只是监督者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牧师都可以称为主教。以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起初,每一个牧师都被称为主教(希腊文叫episcopus)。但渐渐地,人们认为城市教会里的主教比小乡村里的主教更为重要;那么,首都城市的主教岂不是最重要的吗?其实,当你看彼得前书第5章第一节经文时,你有否发现彼得称自己为“其中一个长老”呢?他认为自己与其他长老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基督才是最大的牧人!
罗马天主教会委任教皇时,是将一个人放在基督与他的羊群之间。但只有基督是教会的头,他通过教会的职员,去治理他的教会。当教会在每一处被设立的时候,有一群人会被委任为教会的领导人,因此教皇无权声称自己是基督在地上的代表,耶稣并不需要一个代表者或代理人。此外,你认为真的有人可以代表耶稣吗?圣经不是告诉我们,在世上任何一个地方,人人都要在基督的王权下屈膝跪拜吗?当我们顺从神的话时,我们就完全可以这样做。耶稣透过圣经的教导去治理教会,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格列高利,一个满有大计的教皇
在公元600年左右,就是罗马帝国已覆亡超过一百年之后,大格列高利治理教会,后世的人给他“大”的称号,是因为他曾为教会,为意大利以及为罗马城做了许多大事,他的政策和他所做的工作,为教会及整个国家带来了和平。他单靠自己一人,与罗马的敌人建立和好关系,以致许多荒废了的教堂得以重建;欠缺主教的教会,他就为他们委任新的主教。他身为皇帝,也同时统治着教会和整个国家。
格列高利礼拜仪式 虽然教皇格列高利没有写过任何歌曲,但他却为教会的礼拜仪式制定了规则,因此我们今天所用的吟颂(或圣歌)仍被称为格列高利圣咏。
朝圣、圣物和图像
格列高利也看到一个需要,就是要鼓励人们前往“圣地”巴勒斯坦朝圣。他的看法是,朝圣是很有价值的。朝圣者可能会把一些古物或“神圣”的物品带回来。他希望教会内能有许多图像,或许他以为这样可以令人们更明白讲道的内容。格列高利还教导人们说,圣餐是一个祭,是重复基督在各各他山十字架上所献上的祭。他认为,洗礼足以洗净我们的原罪,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罪。为了付清我们在洗礼后的罪债,我们一定要有好的行为表现。可惜,并非每一个人在死前,都能够或愿意表现出足够的好行为来。据格列高利说,大多数人的灵魂都不能直接进入天堂,他们的灵魂必须在炼狱中洗涤净尽,这是一个介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方。其实,格列高利并非第一个提出这些奇怪教义的领袖,但他把这些制定成为正式的教义。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教皇确实把各种奇怪的思想带进教会来,但竟然无人反对这些新的思想,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认为教皇是教会的头,因此,这些思想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宣教工作
格列高利其中一项最具野心的计划,就是把福音传给西欧的异教徒。在公元596年,在一个叫做奥古斯丁的僧侣带领下,四十位传教士被派往英格兰去传扬福音。格列高利很清楚知道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因此他经常写信去鼓励他们。
在大约一年之后,奥古斯丁所带领的宣教工作带来了果效:英格兰南部肯特国王埃塞尔伯特归信了主,埃塞尔伯特在肯特伯雷的教会,就是奥古斯丁设立第一个主教职位的教会里,接受了洗礼;从那时起,在英格兰人当中的传教工作变得稍微安全和容易些;异教徒渐渐消失,而基督教会亦在原来建有异教庙宇的地方建立起来。在整个英格兰,修道院迅速增长,并成为这新信仰的指路明灯和标记。
在《真理的火焰》第一册里,我们看到因巴特里克工作的缘故,以致使不少传教士能前往英格兰、苏格兰和法国。而奥古斯丁在英格兰的传教工作所带来的成果,就是卜尼法斯和威利伯罗等传教士将福音带往德意志和荷兰。
格列高利七世
大约500年之后,罗马由另一位格列高利统治。他原来的名字是希尔得布兰德,但他选了格列高利七世作为教皇的名字。在格列高利担任罗马主教时,他认为,有许多的问题,是需要加以改革的,其中包括:
A 买卖圣职
在那个时代,在教会里用金钱买得高职位是很平常的事。一个皇帝或国王可以将主教的职位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而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试想像一下,在教会里如果付钱就可以成为牧师,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啊?
B 主教委任权
你怎么肯定知道某人真是一个警察呢?你可能会说:“啊,因为他穿着公职的制服。”但这套制服是他买回来的,抑或是授予他的呢?当然是授予的!同样地,在罗马天主教会里,一个主教的制服或礼服也是授予的。是谁授这些礼服给一位新的主教呢?国王亨利四世声称是他的特权,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则不同意,并声明他才可以授“制服”给一个新主教。结果,教皇与皇帝为了主教的委任权而发生激烈的冲突。
C 守独身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又认为神父结婚是错误的,他决定每一个神父都应保持独身,不能结婚。格列高利还强迫已结婚的神父把他们的妻子与儿女打发走!
谁获胜利:“太阳”还是“月亮” 你已读过“我看见的更多”这故事,就是叙述有关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之间的斗争情况。当格列高利尝试推行他自己的主张,亦即有关买卖神职及委任主教的计划时,他与德意志国王发生了冲突;亨利四世认为教皇干涉他的政务,因此要废黜教皇。反之,格列高利则将亨利四世开除教籍,并罢免其职位,以致他不用再听从国王的话,而且也不用缴税。其后,这德意志国王,首次到意大利去哀求教皇赦免,但他悔改的日子并不长久;不久,他第二次到意大利去,这一次,他率领着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把格列高利七世赶出罗马,并把他放逐。
教皇是教会之父吗?
我们知道教皇只是罗马教会的一个神职人员,我们不相信他是神派在地上的管理者,或是彼得的继承人。圣经的记载并未显示教会必须由这样的一个人来治理。在这里主要说明什么呢?设立教皇的职位是违背圣经的,神并不想他的子民被这样统治。事实上,在许多次的事件中,教皇所做的事情,已造成神真理火焰的熄灭!
罗马的主教
父亲=爸爸=教皇=教会的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