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关键的时刻,特雷弗悄悄地走到他的书桌那里,他为着不用再逗留在学校多一分钟而感到高兴。他坐在课室后面,向坐在他前两个座位的杰西咧嘴而笑,并向他做出翘起大拇指的手势。库珀先生在数秒钟后才步入课室,他故意把门关上后,才走到课室的前面。
库珀先生从来不会浪费时间来闲聊。“好,把数学笔记簿拿出来。”特雷弗精于数学,他伸手去取他的笔记簿。这时,正好坐在他前面的玛丽.厄高斯弯身去拾取她掉下的铅笔。在一时冲动之下,特雷弗伸手从她的书桌上取了她的笔记簿,并把它放在自己的笔记簿下;但稍为犹疑了一会后,把它塞入自己的书桌内。玛丽再次坐直,特雷弗看到她茫然地望望右,望望左,再望地下,她检视桌面,对坐在他旁边的埃伦耳语,然后举起手来。“玛丽,怎么样?”库珀先生低声问道。
“老师,我找不到我的笔记簿。”
“找不到?”
“是的,老师,一分钟前仍在这里的,但现在…现在却不见了。”
“一本笔记簿不会在空气中消失的。”课室内鸦雀无声,库珀先生继续问:“玛丽,你是否没有做家庭作业?”
“唔,老师,大部分已做好了。” “所以你还没有完成,是吗?”
“老师,我没有完成所有的数学题,我漏做了一些。”
特雷弗轻声地咧着嘴笑,他没有不满意玛丽什么,虽然据他看,她不是很聪明,但事实上,他认为玛丽十分娇小可爱。但他知道,他是不会把笔记簿还给她的。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却完全乐于看到她忐忑不安的样子,而他也理智地肯定没有人见到他取去玛丽的笔记簿。
这节数学课,余下的时间平静无事地过去。玛丽满脸通红,特雷弗猜想她一定是很沮丧。“好,收起你们的数学笔记;把教会历史的课本和笔记簿拿出来。”特雷弗叹了一口气。教会历史是他一点都不喜欢的科目,畀竟,那些死去的人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请翻到145页。”特雷弗再次叹气,这次因声音太大,以致全班同学都听到。
“好,特雷弗,既然你好像很厌恶的样子,就由你开始读吧。”
特雷弗清清喉咙,由第一页开始读。“塔迦斯德的汤姆.索耶.”特雷弗读错了那地名,库珀先生矫正他。
“特雷弗,应该读塔迦斯德,好像“fast”的“ast”读音一样。
特雷弗继续以单调的语调读下去:“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是家长以为孩子们都已上床睡觉的时候,几个少年人相约在后院见面。他们互相拍打背部并开玩笑,因为他们的队长奥古斯丁刚刚对他们解释,这次的行动,是要对邻居的梨树发起突袭。他们偷偷地穿过马路,走向果园。他们用力摇动那梨树,偷取了极大数量的梨子,在偷取的过程中他们只吃了一些。他们忍住笑,将梨子运送到一个猪栏里,并把所有的梨子倒给圈里给猪吃。
特雷弗停下来,歇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被这故事吸引着。他想,这不像是教会历史,这个奥古斯丁,一定是个很有胆量的人。
下一段的标题是《一个偷梨贼的忏悔》,特雷弗继续读下去:“奥古斯丁活到年老时,他写了很多书,其中一本他定名为《忏悔录》。在书中,他记得在年幼时,他偷了邻居的梨子,这事使他感到困惑。他写道:“神啊,偷窃的行为不但会受到你的律所责罚,也受到写在人心里的律所惩罚…。我想去偷,结果我便偷了;我家中已有许多梨子,而且品质还要好得多…。虽然我吃了一些偷来的梨子,我真正的乐趣,却是做一些被禁止不能做的事…。在我里面的恶令人恶心,但我却喜欢这样做。”
库珀先生阻止它继续读下去:“特雷弗,够了。”
特雷弗被最后一句话弄糊涂了。“在我里面的恶令人恶心,但我却喜欢这样做。”
“各位同学,你们的作业是,”库珀先生的话还未完,“你们下周要缴交的作业是写一篇忏悔文。试想象一下,你已度过长寿完美的一生;再想象一下,你回顾你曾经感到后悔的事…。”
班上传来低沉的抱怨声:“拜托!库珀先生,我们怎可以…。”但库珀先生态度坚决。“现在让我们来详细讨论奥古斯丁的生平。打开你们的笔记簿,并且留心听。奥古斯丁生于354年…,噢,对了,特雷弗。今天下课后,我会给你机会忏悔的。”
神啊,不要记住
奥古斯丁的青年时期
(斜体字 部分乃转译自《忏悔录》)
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生于非洲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名叫珀特里斯.奥古斯丁纳斯,是一个仍然敬拜传统异教神祗的人。母亲是一个基督徒,不断强行向他灌输基督教的信仰――至少,奥古斯丁是这么认为的。他的父母并不富有,但知道他是一个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都尽可能的满足他的需要;不过,奥古斯丁并不感激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
......我喜欢游戏,讨厌规则。我不断的说谎,是为了要逃避上课。我沉迷在异教庙宇里,观赏那些毫无价值的戏剧表演。我 不停的从父母的台上偷 东西,是因为我想得到一些食物或糖果;或是因为我想用一些东西去贿赂其他孩子,好使他们也让我跟他们一起玩。在游戏的时候,我欺骗别人,因为我想获胜,我想成为最优秀者,我想做指挥者。噢,神啊,鉴察我的心,使我能告诉你,是什么东西令我这样缘无故的坏透了。.......
奥古斯丁长大后,父亲送他往迦太基区读修辞学――一种公开演说的艺术。他父亲希望学习可以使奥古斯丁安顿下来,并且为他找到一份在政府里的优薪工作。年轻的奥古斯丁感到高兴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小镇,不用再受母亲的唠叨。至于学习方面,书本是最令他着迷的东西。他喜欢阅读;喜欢欣赏诗歌的韵律和字句的流畅。
......我记得,我曾打开圣经去了解一下它的内容,我将圣经与在学校所用的书本作比较。在我看来,圣经的内容非常幼稚。我把它合上,放在一旁。噢,我嘲笑圣经,没有发觉到自己才是最应该被嘲笑的人。我真是愚蠢。我清楚地记得,我曾经相信“水果比人类更重要”这样荒谬的见解。我曾诚挚地认为,当一粒无花果被采摘时,树是会流泪的。我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人啊。我竟然相信亵渎神的言论,认为在无花果里面有神的微粒,吃了这些微粒,我就有神在我里面。......
奥古斯丁认为可以完全掌管自己的生命。在他只有十八岁时,就与一个奴隶女子同居,并且生了一个男孩。
母亲的祈祷与眼泪
奥古斯丁的母亲时常为他祈祷。基督徒的母亲总是常常为他们的儿女祈祷;每一天都跪在神面前,为他们的孩子恳求。奥古斯丁的母亲蒙妮卡就是这样的母亲。即使奥古斯丁是那样粗鲁、卑劣无礼,完全顽梗忤逆,她祷告从不间断。她告诉奥古斯丁:有一天晚上,在她恳切地为他祷告之后,她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站在一只木筏上,飘浮在暴风雨的海上。当海浪撞击她的小船时,她只是单独一人站着,控制不住地哭泣。忽然,一个青年人出现在她身旁,问道:“你为什么哭泣?”她回答说:“我为一个失丧的灵魂---就是我儿子的灵魂而伤心。”
“安静点吧,”青年人说:“看看你在哪里,他也在哪里。”当她在梦境中转过身来的时候,奥古斯丁就平安地站在他她身旁。
......她把这异象告诉我,我开玩笑地告诉她,我以前是异教徒,也许有一天,她也会成为一个异教,因为在异象中她不是站在我身旁吗?但她立即回答说:“异象里面没有说‘他在哪里,你也在哪里’,而是说‘你在哪里,他也在哪里’”。我承认我被她的答案弄糊涂了,但神啊,你已垂听了她的祷告,你也没有藐视她的眼泪。你从高处伸出你的手并牵引我的灵魂。......
一个朋友的去世
另外还有一件事,影响奥古斯丁的信仰。
奥古斯丁有一位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游戏,奥古斯丁非常喜欢这位朋友。但他竟这样愚蠢,说服他的朋友改信摩尼教;这位朋友本来是一个基督徒,但因为他相信奥古斯丁的话,所以离开了他本来的信仰。有一天,这位朋友患了严重的病,他因发高烧而神智不清,他的生命似乎已失去了希望。在他还意识不清之际,人们给他施行了洗礼。后来他恢复了知觉,奥古斯丁以洗礼的事跟他开玩笑,那朋友却对他发起脾气来,并说洗礼给他带来了平安。
......他是这样用力地把我推开,以致我深深感到困惑而停止开玩笑。我想,当他好转些后,我会随我的心意待他。不过,几天之后,他再次发烧并且去世了。他因着我狂妄的安排而被夺走,但却在你的荫庇下得到安全。现在,这对我是何等的安慰啊!......
悔改归主
过了若干年后,奥古斯丁在米兰被委任为修辞学教授。是的,他已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演说家。他对语言的热爱,使他成为著名的人物,他一直都是这样。当时米兰的主教安伯若修也是一个出名的演说者,他也喜爱言语的能力。奥古斯丁到教会去只是想听他演说,他对安伯若修讲道时所表现的优美技巧和能力感到惊讶;他被神的话吸引着,但这并非出于他个人的意愿,他为着自己的不信而挣扎。
......在我居住的房子附近有一个小花园,我和房子里的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这花园。我知道我一定要作出决定,但我的思想却在波动---两个小集团在交战:我身体的一半取笑另一半。“你真的以为可以过好的生活吗?你真的以为可以摆脱积习已深的坏习惯吗?”但另一半却说:“投靠神吧,不用怕:神不会退却而令你跌倒的。捂住你的耳朵,不要听你身体里面不洁净的东西,那是属于世界的,让那些东西灭亡吧。”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从附近的一所房子里传出来,可能是一个男孩或女孩的声音,我不知道。歌声不断传来,“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我已记不得是否曾在游戏中,听过儿童唱过这首歌。我站起来,觉得这些话是一个神圣的命令,命令我打开圣经并阅读我随手翻第一段经文。我打开圣经,细声阅读我眼睛所看到的第一段经文:“不要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我不想再多读,而且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当我读到经节的末尾时,那确信的亮光充满我的心,所有隐藏的疑惑都消失了。......
返回非洲
奥古斯丁信了主之后,很想将他的新信仰传给别人,尤其是他家乡里的人。他带着母亲和儿子返回非洲,但途中蒙妮卡因病去世。这位母亲终于等到了祷告得蒙应允,才安心的离开这个世界。奥古斯丁在他童年时居住的城市塔迦斯德安顿下来后,便开始研读圣经,他对圣经的知识也日渐增加。当异端涌现的时候,神使用奥古斯丁早年在语言方面的训练,让他运用熟练的写作技能去驳斥异端。奥古斯丁写了很多书去捍卫圣经,许多人都因着这些书而得到祝福。
奥古斯丁如此地被神的爱充满,在公元396年被委任为非洲希坡城的主教;公元400年,他写了《忏悔录》一书。主后430年,汪达尔的军队围困希坡时,正是奥古斯丁临终的时候;他在病榻上传讲了对神的爱和顺服的信息后,便安详地与他的救主相遇。奥古斯丁是希坡最后的一位主教;因为在公元432年,希坡城就被汪达尔人所焚毁。
正典
在奥古斯丁的时代里,教会面临一次有关圣经内容的重要决定:哪些书卷和书信才真正属于圣经的范围?哪些不包括在内?你是否知道,除了我们现在称为新约圣经的书卷和书信以外,当时在教会之间还流传着相当多的其他书信?使徒们的书信很早就在流传着;不过,虽然在这些书信里也有不少精彩而虔敬的内容,但它们却不是圣灵所默示的。当时,对于哪些书信是神所默示,哪些不是,众教会都感到困惑。
......
公元397年,许多教会的代表在迦太基的议会聚集。经过冗长的讨论,议会决定禁止信徒阅读和传讲这些虔敬的书信。 这令人困惑的问题不单局限于新约圣经。除了我们现在所知的旧约圣经外,当时还有许多有关犹太人的其他故事,这些都是有天赋的作家所创作的。有些故事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教会称这些书为次经,就是说,这些是“隐藏”的书卷,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它们是神的话。众教会都同意这些书卷不应包括在圣经内。
在迦太基会议上,基督的教会同意全本圣经是由39卷的旧约全书以及27卷的新约全书所组成。这些书卷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基础,他们用了一个奇特的名字去为这些新旧约的书卷命名,他们称之为“正典经书”。
奥古斯丁:信仰的捍卫者
公元410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不列颠修道士来到北非,他是一个从罗马来的流亡者。在皇帝管辖下的城市里生活,他不再感到安全。多年来,意大利不停的受到游牧野蛮民族的攻击与抢掠,罗马皇帝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首都被野蛮民族所摧毁。这修道士的名字叫伯拉纠。为了远离罗马的骚乱,他想宁静地在迦太基工作。坏消息传得很快。奥古斯丁很快就听到有关伯拉纠这个新来者的事情。伯拉纠主张人出生时并无罪性;人有自由的意志;耶稣来到世上并非要成为救主;他来只是为了给我们作一个好榜样。
因为奥古斯丁自己曾直接地经历罪的力量,所以他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伯拉纠的论点是完全错误的。不过奥古斯丁没有单单用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去证明伯拉纠的错误。
奥古斯丁指出圣经的教训是,人的罪性是与生俱来的。他说圣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当亚当和夏娃选择了犯罪之后,全人类(包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带有这罪性,我们称这罪性为原罪。我们说每一个婴孩出生时都带有罪性,就是因为这原罪的缘故,伯拉纠的教导是完全错误的。
可惜,一个错误往往会带来另一个错误。根据伯拉纠所说,一个人如果不是真的有恶性,那么,他就不需要耶稣基督唯一的救赎。人们可以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可以想法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例如,善行可以帮助除掉神对罪的惩罚。
奥古斯丁想尽办法强烈反对这些错误的教训,如通过讲道、书信和著述等。但伯拉纠不肯屈服。最后,教会谴责他的思想,并把他逐出教会。 这个异教徒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前往巴勒斯坦…并且继续做他的工作。他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议会所支持的奥古斯丁的观点。让我们凭心而论,谁愿意真的相信,人生性是邪恶的呢?对许多基督徒来说,伯拉纠的思想看来似乎是十分吸引人的。
今天,罗马天主教仍然教导人们说,在洗礼的时候,人的原罪可以被洗净。对于洗礼后所犯的罪,他们解释为,是因坏的榜样所带来的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