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第47章 进入迦南腹地

以色列百姓欢天喜地,因为他们攻下了耶利哥城。

约书亚是一位谨慎的将军,他向附近的艾城派出兵丁,让他们先去侦查那城以及周围的地形。那些人回来报告说,情况不错,只需三千军兵,这城就一定能轻松拿下。

约书亚好像也觉得没有必要将他的计划交给军队的元帅耶和华。艾城本来就不是一座大城,攻打这城不必用太多的人,毕竟接下来肯定还有很多大的战役要打,大部队得留着那时用。艾城一旦被攻下,以色列军队马上就要向迦南的腹地示剑行进。示剑位于以巴路和基利心之间的山谷,是一个战略要地。如果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他怎么会不与他们同在呢),以色列就稳操胜券了,那么得应许之地为业只是早晚的事。

开战的前几天,因为白天战事紧张,所以晚上他们倒头就睡,一切的焦虑不安在夜里都渐渐褪去了。

突然,有告急的消息从西北方传来。信使冲了进来,满脸慌乱不安。艾城的人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出来迎战以色列人,并且约书亚的军队被击败了。这次的出征完全败北,以色列军队损失惨重,有三十六人战死沙场。

一听到这个消息,以色列百姓平静安稳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更糟的是,情势骤然急转。不仅士兵、女人和年轻人的情绪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连军队的指挥官听到惨败的细节后也惊惶失措。

第46章 我已经把耶利哥交在你们手里

清晨,万籁俱寂。两支银号吹响了,声音响彻整个以色列营地。那是开战的信号。

以色列的儿女满心欢喜地往约旦河方向出发了。到了河边,他们重新支起了帐篷。过了三天,官长们走遍营中,给百姓最后的吩咐。

那是尼散月。约旦河从河床到两岸都涨满了湍急的河水,河面比夏天的时候宽出好几倍。以色列百姓习惯于常年只看到沙漠和荒原,眼前激流澎湃的情形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忧虑起来。

大部分地方水流虽急,但是无声无息,而有些地方却可见到翻腾的波浪。难怪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能听到水的撞击声。这样的水势,想要淌过河,或是坐船过河,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你们要自洁,”官长们走遍营中吩咐百姓道,“因为明天耶和华必在你们中间行奇事。”

当太阳从摩押山升起时,祭司们把约柜的杠扛在肩上,将它抬起来。在百姓穿行旷野的路上,约书亚曾敬畏地说:“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这是他们自摩西时代就铭记在心的话。

第45章 以色列准备进入应许之地

以色列民在摩押平原上,靠近亚伯什亭安了营。他们在应许之地的入口。正对着营地在约旦河另一边的就是耶利哥城。征服这地已经到了如箭在弦的时刻。

嫩的儿子约书亚是百姓的首领、军队的指挥官,他招聚以色列的官长。因为耶和华已经向他显现,给了他诸多的指示。

神的话语深深地印在约书亚的心里。神不仅指教他如何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全能的神还三次吩咐他要刚强壮胆。神应许了他的帮助,说:“我已经将这地给了你们。我必与你同在,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神也向他说明了得胜的前提条件:“你要谨守遵行我的律法,不可离弃我的道,也不可偏离左右。昼夜思想我的律法;你当刚强壮胆谨守遵行。”这些吩咐使约书亚深感震撼,令他万分地敬畏。

首先,神命百姓过约旦河,接着吩咐他们勇敢作战,最后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昼夜思想他的律法,谨守遵行毫无迟疑。虽然神的命令不可更改,但他同时也赐下了仁慈怜悯的应许:“我必与你同在,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你的道路必亨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约书亚遵从神的吩咐,也相信神的应许,凭着信心去做。“约书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帮助者。这名字也将证明神是约书亚力量的来源。

第44章 神在以色列面前显自己为圣

以色列人在旷野绕行的最后一年,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那时,以色列还未绕过以东地界打败西宏和噩,神也还未让说假预言的巴兰祝福以色列。

但神的怒火再次发作。这次不是因为百姓悖逆发怨言,或支派首领争权夺利,而是因为负责一切的那两个人:大祭司亚伦,及作领袖和中保的摩西(犯了罪)。

那些日子,以色列百姓还困在寻的旷野。那地也没有水,但人们还是不肯到神面前恭敬地祈求他说:“神啊,求你给我们水喝。”

相反,他们气势汹汹地跑到摩西和亚伦的帐篷那里,当着这两位领袖的面,出言不逊,无耻地指控他们。摩西和亚伦知道,有神作他们的帮助者,没有什么危难是不能胜过的。因此,他们将自己的难处向神倾诉,求神在这黑暗的境况中给他们一些亮光。

耶和华也的确这么做了。他给了他们亮光,再一次向他们证明他是满有怜悯和恩典的神。他吩咐摩西和亚伦带上杖,就是以前在其它关键时刻使用过的那杖,并要他们招聚会众。等这一切都准备就绪,他们要对磐石说话,让所有人听到,磐石就会出水。 “你们要吩咐磐石发出水来,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听了神的吩咐,摩西和亚伦到了耶和华指定的那块磐石那里。他们带着杖,百姓也都跟着去了。

第43章 巴兰——不愿传讲神预言的先知

耶和华曾说:“我要行奇妙的事,是所未曾行的。”以色列人所见的神迹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当他们到达亚嫩河和雅博河之间的地方,摩西就差派使者去见亚摩利的王西宏。西宏刚刚从摩押人手里夺取了那地,并将他们击退到亚嫩河以外。

摩西的使者请求西宏容以色列人从大道经过他们的境界,而不用偏入田间和葡萄园。但西宏非但断然拒绝了他们,还招聚众民出来攻打以色列,就跟从前以东人做的一样。

然而亚摩利人与以东人不同,跟以色列并没有同一个先祖亚伯拉罕。以色列就与他们交战,击败了西宏。约书亚的军队攻下了希实本及西宏王国中其它的城邑,这样,耶和华神就将原本属于摩押的地赐给了他的百姓。

巴珊王噩也出来攻打以色列。噩是一个巨人,是利乏因人的后代,他和他的儿子及军兵一同被杀,无一存活(民21:35)。约旦河以东的这块地也归了以色列。

这下只剩摩押人了,他们的地界在亚嫩河以南。摩押和以色列也因亚伯拉罕而有亲缘关系。以色列曾经从摩押地旁边经过,其实,摩押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以色列的军队;同样,以色列也不用怕摩押王巴勒,因为他们已经从旁边过去了。此时,以色列军队站在应许之地的入口处,正等着一听到号声,就向迦南挺进。

但是,就在他们快得到这将要承受为业的地时,一场决定以色列命运和前途的残酷战争正等着他们。而他们自己对这场争战却浑然不知。

第42章 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

在加低斯附近的旷野,住着一个大民族。他们是一群漂流在旷野里的人。起初,这些人住在埃及。据说曾接近迦南人和亚摩利人的居住地,而且有阵子,他们肯定进攻过那地,就是位于约旦河和大海之间的地方。他们这样做毫不奇怪,因为迦南是个富饶的好地方。这些人从南面冲上山,向那地发起猛攻;但是却被击退了,而且损失惨重,因此他们再也不敢尝试发动第二次进攻。

是的,以色列的确是个非同寻常的民族。整整两年的时间,他们让整个大海周围的人都心神不宁。因为他们,埃及经历了许多可怕的灾难,最后只能让他们带着财物离开。人们把以色列的神说得神乎其神,连续数月,迦南地的各个民族都不得安宁,他们的军队一直保持警醒,随时准备作战。

然而结果似乎表明,迦南的众神比以色列的神更有能力。虽然以色列人那么热切地渴望进入迦南地,但是他们的神却没有能力带领这个漂流在旷野的民族进入此地。

以色列住在加低斯和红海东部之间的旷野,他们的生老病死都在那里。老一代的以色列民不适合去完成神的计划,所以耶和华决定在他子民的儿女身上,在年轻的男女身上有一个全新的开始。神让年轻的一代去实现进入迦南的梦想。因此,这是神赐给这新一代以色列人的特别福分。

第41章 不信和反叛

长途跋涉穿过旷野之后,以色列人终于到了加低斯。

从这里的一个高地俯视,就可以看到以色列营地的全貌。营地的中间是会幕,入口朝东。十二个支派就在会幕的四周安营。

每一个支派都有一面旌旗,用以区别于其他支派。

云彩停在圣所之上,耶和华就住在他的百姓中间。这一点能使每颗疲乏的心得到勉励,不安的心得着安慰。 但为什么有很多双眼睛不停地往北看呢?为什么那些少年人能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加低斯巴尼亚以北高高低低的山峦,好像指望从那里得安慰呢?大祭司亚伦曾庄严地举手为他们祝福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难道这还不能让他们安息吗?

此时,让以色列人心里不安的是另一件事:他们渴望到达目的地。那灰蒙蒙的群山,其陡峭的山脊后面,就是迦南地。以色列已经穿过了旷野,现在他们正站在应许之地的门口。

不安的心啊,你们要安静下来,安静下来!也许再过一两天,银号就要吹响,发出信号。到那时,帐篷就要北移,摩西要再一次说出神要放在他口中的话:“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

第40章 神与他的子民同住

耶和华收纳以色列百姓特作他的子民,他要做他们的王。因此,他赐给他们律法,要他们遵行。神在与他们立约时,宣告了他的普世诫命:“首先你要爱神,其次要爱你的邻舍。”

但是,神也单单给了以色利民一些特别的律法──关乎他们的信仰生活、民事生活和家庭生活。摩西要将这些律法传给以色列百姓,并且记录成文。这些律法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关于敬拜仪式,对待奴仆,保护人身安全和财物,保护弱者和穷人,还有规定以色列民要如何守节的条例,等等。

除此以外,耶和华还向摩西指示帐幕的样式,他要在十二个支派的帐篷中间设立他的居所。那是一个很大的帐幕,以色列民透过他们的祭司可以在这里与神会面。帐幕和其中所有的器具都要由百姓自己亲手制作,这是神的吩咐。这项工作所用的一切材料必须是上好的,可以是本地出产的,从路过的客旅手中买来的,或是以色列当年从埃及人手里得来的。

照着神的吩咐,营地里叮叮当当地忙乎了几个月。木板和杠是用又轻又硬的皂荚木锯刨出来的,织布用的器具架起来了,铜匠、银匠和金匠在他们的作坊里忙得不亦乐乎。

第39章 在旷野中守节2

在西奈的旷野里,香坛上烧着香,以色列百姓十分专注地看着浓烟徐徐升上晴朗的天空。

自从摩西离开他们登上西奈山顶,至今已过去了好几个星期。每天早晨,百姓就在盼着他回来;每天下午,他们翘首以待;每个夜晚,他们失望的情绪都与日俱增。

随着摩西安然归来的希望变得一天比一天渺茫,许多人的心里就生出苦涩的失望。

摩西不在的时候,亚伦负责管理百姓。人们将自己的结论清楚直白地告诉他说:“领我们出埃及的那个摩西肯定不会回来了。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所以你必须为我们造神像,可以代替摩西,在我们前面引路。”

他们想用自己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来代替那个显然看似已经离弃了他们的摩西。在埃及待了那么多年,他们已经熟知了埃及人的宗教习惯,现在不如回头学埃及人的做法。

当以色列百姓提出这种可耻的要求时,曾在山上蒙神召见过的七十位长老竟然没有干预。亚伦的两个儿子拿答和亚比户也上过神的山,但他们也没有尽力拦阻这场灾难。而亚伦自己,虽然神的异能他比谁都见得多,却也终究没敢拒绝众人的要求。

“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他吩咐道。

他们会因为代价太大而改变主意吗?没有!他们拿来了自己的耳环!

于是乎,亚伦遂了他们的心愿。

第38章 在旷野中守节1

西奈山,宏伟而肃穆,是一座主要由花岗岩组成的高耸的山,坐落于旷野的边缘地带。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至今已经有三个月了。最艰难的旅程结束后,他们在西奈山的脚下安营,住了一段时日。那些深色的帐篷,驻扎在高高的山下,看起来就像一群来此地栖息的灰鸟。

帐篷里外总有忙不完的事务,百姓进进出出做着各种不同的事,有些人正忙于日常的事宜,而另一些人则在为一个特别的日子作预备,即将有大事临到。

摩西已经爬上西奈山,他要到耶和华面前。神已经向他宣布说:“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神的话深深地震撼了以色列百姓。一个漂泊为奴的民族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成为神的子民!难道他们的自尊心不应该由此得到满足吗?近几个月来,神给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明证,显明他是大有能力的。神一发命令,埃及王国就被摇动,海就开出道路,磐石就涌出清泉,而且每天早晨,从天而降的粮食就遮满了贫瘠的旷野。

摩西召来众长老,将神所吩咐的话,在他们面前陈明。于是,百姓齐声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

他们的回答满足了神设立圣约的条件。立约的隆重仪式,将在第三天举行。百姓的双手和心思都忙于做各样的准备。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