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请问十一奉献是不是律法啊?

 

“十一奉献”在旧约里的确是神的律法的一部分。在旧约里的子民有义务和责任遵守此命令。神如此要求以色列人是要叫他们对神的祝福和保守表达感恩。这一吩咐虽然在利未记27章30节里才被正式立法,但早在创世记14章中,亚伯拉罕就已遵守此吩咐。他拿出了十分之一献给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的麦基洗德,作为献给至高神的奉献。后来,雅各也如此遵守这一吩咐(创28:22)。十分之一是王应得的份(撒上8:15,17)。然而,到了新约时代,就如礼仪律一样,“十一奉献”的命令已经终止了,因为神在新约时代要求我们奉献的远不止“十一”,而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保罗在罗马书12章1节吩咐我们要将身体献上,作为活祭,就是说为了感恩,基督徒应该把自己的全人(身和心)都当作活祭献给神。虽然,“十一奉献”的命令终止了,但是其意义仍然还在(比利时信条第25条)。所以,今天它对我们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今天的基督徒,出于感恩,“十一奉献”不应该是我们奉献的最高标准,而是我们奉献的起点。

圣经里讲得耶稣基督再来时的14万4千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十四万四千人是那些神在永恒中所拣选,并预定他们在耶稣基督里得救赎的圣约里的儿女,即真基督徒(参见以弗所书第一章)。在启示录所提到的这个人数是一个象征性数字,因为最后得救的人数远不止这些。请参看我们已经回答过的类似问题。

在以赛亚书中说在安息日这一天要不说私话,不办私事,你们赞同吗?但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我们都没有完全做到

所有的基督徒不但必须要赞同,还必须去遵守,因为先知以赛亚的这句话是代表神向所有圣约子民做的吩咐。安息日是神在创世时所设立的,是创世格局的一部分(创2:1-2)。虽然守安息日的命令在摩西律法里才正式出现(出20),但圣经告述我们,在颁布十诫之前,神的子民早已开始守安息日了(出16:25-30)。不守安息日律法的人要被治死(出31:15;民15:32-35)。到了新约时代,主耶稣基督也没有废除守安息日的律法。因为他自己说,他来不是要废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

磐石是什么?

它是指非常坚固,不可动摇的大而厚的石头。在圣经里它也用来形容神的大能大力、信实和永不改变的属性。如诗篇作者大卫说耶和华是他的磐石(诗144:1),使徒保罗说基督是磐石(林前10:4)。

雅5: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以及 路18:1-8 这两节圣经是在说:基督徒经过不懈的祷告可以使病人得医治,不信的家人会悔改。。。,是这样吗? 谢谢!

我们先查考一下你所提及的经文。在雅各书第五章16节里,“使你们可以得医治”的希腊原文,从语法结构上说,是简单过去被动假设语气的目的状语从句。所以,在“使你们可以得医治”的前面应有“为了”。在英文中,此处是用了“so that you may”来表达的。“义人祈祷”指的是圣约子民凭信心的祷告。“有功效的”的原文意思是发挥作用,这里指的是:神会垂听和回答人的祷告(参见太7:7;约9:31)。所以,整节经文的直译是:为了得医治,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祷。神一定会垂听和回答出于信心的祷告。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节经文没有说,只要我们彼此认罪,互相代祷,被代祷的病人就一定得到医治。

我们再看看路加福音18章的前8节经文。这位切切祈求的寡妇的比喻是一个寓言故事。既然是寓言,那么这个故事就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假设的。主耶稣基督利用这个寓言教训我们:第一,如果一位不理会是非黑白的不义之官,都会因寡妇的恒切祈求,而不得不公正地处理这无助之人的案件,神岂不更要垂听和回答我们的祷告吗!他必扶持我们。第二,叫我们盼望等候他的再来。将来必有一段信徒灵性冷淡和受逼迫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信徒正需要寡妇所表现出来的坚韧美德(新国际版注解)。注意:这个预言也没有说,只要我们像那位寡妇一样恒切的祷告,神就一定会按我们所祈求的回答我们。

在民数记21章摩西在旷野举蛇这件事,我听我们这边的牧师讲过:这蛇预表耶稣,在新约福音书里主也说过这件事。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要摩西造一条蛇,而不是别的什么?(在圣经里蛇都代表着魔鬼)有没有什么讲解?还是上帝随意的就叫摩西造了一条铜蛇,没有什么意义。

没错,蛇在圣经中常常用来代表魔鬼,代表邪恶(创3;启12)。但这不是绝对的,蛇在圣经中也有积极的含义。比如:民数记第21章第9节章中的铜蛇毫无疑问地预表着耶稣基督,因为约翰福音第3章14-15节的经文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不但如此,在马太福音第10章第16节中神还吩咐我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圣经中经常提到的“酵”的比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酵”也代表罪和邪恶,但在马太福音第13章33节主耶稣却把天国比喻为面酵,以此来说明天国在世界中的巨大发展和影响。圣经中很多预表和比喻的用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用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来限制它们在圣经中其他地方的使用。“蛇”和“酵”都是这样的例子。在查考经文意思的时候,我们既不能教条的只按字面意思来解经,也不能随意地按照所谓的灵意来解经,而是要以经解经,要从整本圣经的救赎历史以及每一部书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及直接的上下文关系来解释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思,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神的话语。另外,圣经没有向我们启示神为什么要摩西造一条铜蛇,而不是别的什么,这显然是属于神隐秘的事的范畴(申命记29:29),但是作为信徒,我们应当相信这是出于神的美意,是为了我们的益处。

主日五十二

概要

在第六个祈求中,主耶稣教导我们在激烈的属灵争战中求神赐力量,并求他保守。

解说

在所有的祈求中,第六个也就是最后一个祈求是最难解释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祈求似乎在暗示神自己就是诱惑我们犯罪的那一位。然而,圣经清楚地声明:“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雅1:13) 这个祈求中还说“救我们脱离凶恶”。这句话表明,我们在寻求拯救,求神救我们脱离撒但的权势。

为了理解这个祈求,我们必须谨记,若不是出于神至高的旨意和决定,没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诗135:6;弗1:11)。任何临到我们的试炼都只能是神的安排。当拔示巴出现的时候,大卫恰好在王宫的平顶上(撒下11:3),这绝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神的安排,尽管接踵而来的罪并不是神所允许的;彼得被使女认出来也是神的旨意,但神并没有允许他不认救主(可14:66-70)。

主日五十一

概要

第五个祈求教导我们求神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解说

在主祷文的第五个祈求中,我们求神赦免我们。赦免我们什么呢?马太福音6:12敦促我们祷告说:“免我们的债。”“债”这个词的原文指的是一个人亏欠别人的,出于道德义务应当偿还的财物。这一祈求的意义在于,我们求神赦免我们每一次的不尽责,赦免我们没有将神当得的给神。我们受造本是赞美和荣耀神一切的良善,然而我们给他的却只有羞辱和悖逆。不仅我们个人如此,神的所有子民都是如此。这一祈求中的“我们的债”不仅仅指我的债、我的亏欠,也指他人的债和亏欠。主耶稣基督再一次强调了祷告的公众性。我们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向神呼求,而是作为神圣约子民中的一员向神祷告。

在路加福音中,主祷文的第五个祈求是“赦免我们的罪”(路11:4)。这里用“罪”代替了“债”这个字,这个“罪” 字(sins)的确是圣经中最常用以指代罪的词,意思是没用命中目标,没有意识到人生的真正目标,没有做本应该做的事,也没有做可以做到的事。

主日五十

概要

在第四个祈求中,我们求我们的天父赐给我们每日身体的一切所需。

解说

从主日50开始,我们进入主祷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已经看到,祷告首先要反映我们与神的关系,现在要来看我们祷告要求神赐我们所需的一切。

进入第二部分以后,我们立刻会发现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部分的第一个祈求谈的是饮食的问题。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猜想基督会教我们首先带着属灵的需要来到神的面前,然后再提我们身体上的需要,因此祷告的顺序应该是求神帮助我们胜过试探,赦免我们的罪,最后才是日用的饮食。但是主祷文的顺序却不是这样,日用的饮食被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呢?主耶稣这样做的确切原因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主耶稣想以此教导我们,我们的生命、生活都在他父的主权之下,并没有圣俗领域之分。我们的生命中的一切都属于他,因此我们必须顺服他。同时,我们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圣经从未教导我们说人的灵魂比身体重要。身体和灵魂,神都看重,也都拯救。人是一个整体。

主日四十九

概要

第三个祈求教导我们求神帮助我们在今生按他的旨意行。

解说

第三个祈求将我们带进了主祷文的核心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一项祈求才可能有其他的祈求。如果我们明白并寻求神的旨意,就会尊他的名为圣,为迎接神国度的降临而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就会仰望他赐下每日饮食,赦免我们的罪,帮助我们胜过试探。神的旨意涵盖了所有这些方面。因此,第三个祈求这样祷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它呼召我们让神的旨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支配力量。

这正是主耶稣基督所身体力行的。他在许多场合中提到过神的旨意。他对撒玛利亚妇人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约4:34)他对文士和法利赛人说:“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他对跟随他的人说:“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约6:38)他向父神祷告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太26:39, 42)

订阅